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恢复国民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在1952年底的中国农村,“‘阶级’‘农民“地主“贫农∥出身“家庭成分¨群众,等都是新象征语言的一部分”。这反映了当时
A.举国倾力抗美援朝B.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
C.准备进行民主选举D.社会阶层对立较严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材料二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材料三   建国初期,人民政府将疏通工农产品流通渠道、开展城乡物资交流作为恢复国民经济的基本措施,打开农村土特产品销路以疏通流通渠道。新中国建立初期农民货币收入和消费品购买力有了较快增长,如下表:

年份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农民净货币收入(亿元)

68.5

87.4

111.4

127.9

农民消费品购买力(亿元)

65.3

80.7

102.1

117.5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农民购买力增强的原因及其对当时国家建设的意义。
3 . 下表为1949—1956年国民收入构成表(单位:%)。据下表可知
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
1949年68.412.60.33.315.4
1952年57.719.53.64.314.9
1956年49.8246.24.215.8

A.中国的工业化拉开序幕
B.人民物质生活逐步改善
C.经济部门比重基本平衡
D.国民经济结构渐趋合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49年4月,刘少奇在《天津工作问题》调查提纲中写道:“为在党的总路线之下实现发展生产的目的,必须正确确立与改善以下各方面的关系: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城乡关系、内外关系。”这一思想
A.有利于推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B.准确指出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C.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导方针
D.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理论基础
2019-04-21更新 | 755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衣炮弹面前要打败仗。
材料二: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毛泽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则材料出自毛泽东在什么会议上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应怎样转移?
(2)结合课本知识,写出建国初期被“糖衣炮弹”击倒的两位共产党员干部姓名。他们在什么运动中被依法判处死刑?
(3)根据材料二回答,共产党人应该怎样防止被“糖衣炮弹”击倒?
2016-11-18更新 | 9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广西南宁沛鸿民族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6 . 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的重大意义在于
A.是中央合理调整工商业的前提B.是国家财政经济根本好转的保证
C.稳定了物价,提高了政府的威信D.解决了财政困难,实现了收支平衡
2016-11-18更新 | 8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广西南宁沛鸿民族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7 . 1950年春夏之际,全国的市场萧条,私营工商业经营困难,部分工商业关闭,造成新的失业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长期战争使经济处于总崩溃的状况B.“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C.政府向私营工商业发起的“四路进兵”D.政府对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
2016-11-18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8 . 作为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彻底废除于(       
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
C.50年代初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时期D.三大改造时期
2016-11-18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9 . 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直接目的是
A.稳定物价B.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合理调整工商业D.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2016-11-18更新 | 9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广西桂林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