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恢复国民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从11世纪“城市兴起”至18世纪工业革命的7个世纪间,劳动力转移进程缓慢,城市化和工业化成果不及工业革命后一个世纪的成就。在封建农奴制下,农奴没有人身自由、迁徙权利和婚姻自由,也没有择业权利,农奴大部分时间须为领主服劳役以及在自己份地上进行农业劳动,不能自由从事庄园手工业等其他生产活动。大多数农奴基本上被固定在份地或领主自营地上从事农业生产。尽管英国中世纪也出现城市兴起,不过当时的城市人口和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并未完全脱离农业生产,许多市民仍然在城市边耕种一小块地,还要向领主交纳继承税和承担一定的劳役。可见,这是一种低水平的城市化,同低水平的农业生产力相适应的。在工业革命以前,土地在人们心目中不仅是一种生活生产资料,还具有某种社会和文化的象征意义,每一块土地都记载着家族的历史,印有家族的名字。拥有土地是社会地位的象征,符合封建农本社会正统观念。

——摘编自谷延方《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的制约因素》

材料二   统计资料表明,新中国成立头3年间,有300余万农民进城就业,占同期城市就业人数的30%。1957年至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了24.4%。于是,1960年年底,中央不得不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实行企业的关停并转,精减大批城镇职工返回农村,实行“逆向转移”。从1979年到1997年的18年中,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并在主要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主渠道的这次转移过程中,呈现出自发转移的特征。2002年中共中央2号文件进一步提出:对进城农民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并要求各地认真清理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和乱收费,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健全进城务工劳动力的劳动合同管理,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摘编自兰荣禄《新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轨迹与现实走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11-18世纪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及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50年起,在政府的主导下安徽大学开始了专业调整,其土木工程、法律和经济专业分别被合并到专业实力更强的南京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和复旦大学。至1954年,安徽大学取消建制,其所属的师范学院和农学院分别独立为安徽师范学院和安徽农学院。安徽大学的这一调整意在(     
A.推动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改造B.效仿苏联建设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
C.促进高校资源区域分布的优化D.解决国家建设中专业人才缺口问题
2024-01-3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历史上中国是一个水患严重的国家,尤其近代,百姓饱受水患之苦。1952年荆江分洪工程全面启动,参加工程建设的30万军民仅用75天即全部完工,极大缓解了旧中国长期以来困扰民众的荆江水患。该工程的修建(     
A.反映了“大跃进”之下的冒进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C.得益于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开展D.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
4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工农业产品发展情况。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化建设取得突出成果B.借鉴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C.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和发展D.贯彻了科学合理的经济指导思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上海1949:比战争更宏大的较量》一书中叙述了这样一个历史场景:刚开市时,上海投机商看到有棉纱售出,即拿出全部资金争相购入,但他们发现,上海等地的国营花纱布公司,源源不断地抛售纱布,而且一边抛售,一边降低牌价。此番较量可印证新中国初期(     
A.经济建设道路的新探索B.中共执政能力的不断提升
C.计划与市场的慎重选择D.社会主义改造的有益尝试
6 . 1949年6月,投机者通过银元投机,使得人民币兑银元比例从100:1飙升到2000:1,造成人民币币值大幅缩水,严重冲击金融市场,引起物价飞涨。人民政府断然采取了强有力巩固人民币的措施,此措施有利于(     
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B.探索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C.推动土地改革法的实施D.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针对群众反映的“待遇规定较低”和“实施范围有限”等问题,1953年国务院对《劳动保险条例》(1951年颁布)进行修订,并指出:福利问题只有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才能逐步改进,目前“实施范围还不能扩大的过广”,“待遇标准也不能提得过高”。材料表明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主要依据是(     
A.国家财政经济的状况B.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
C.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D.紧张和动荡的国际环境
2023-02-19更新 | 34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