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恢复国民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1 道试题
1 . 1950年6月,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今后三年左右时间内的中心任务是争取国家财经状况的根本好转,并做好土地改革、稳定物价、调整工商业、肃清反革命、整党、统一战线、民族、文教等八项工作。这些工作旨在(     
A.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B.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C.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2024-05-2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表是1952年工农业产值及民众收入增长情况(与1949年比)。此表反映的现象(     

项目

工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

城镇职工平均工资

农民平均收入

增长率

145%

48.5%

70%

30%以上

A.表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衡B.得益于抗美援朝胜利的保障
C.进一步扩大了城乡贫富差距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奠定基础
2024-03-2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过了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不仅沉重打击了投机势力,而且充分显示了人民政府在经济领域的治理能力。到19504月,全国财政收支果然出现了接近平衡的新局面。长期以来民众深恶痛绝、国民党政府一筹莫展的恶性通货膨胀的状况,终于根本改变。 “如设19503月的批发物价指数为100,当年12月下降为85195112月为92.4195212月为92.6。用不到一年的时间把形势险恶的市场物价完全稳住,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这次平抑物价、统一财经的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摘编自李攀《财经战线的淮海战役》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村土地短暂的私有化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推动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对农村进行的制度改革逐步确立并推广,适应了当时最广大农民的需求,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断提升,极大地解放与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

——摘编自杜志雄《70年中国粮食发展的成效与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财经战线的淮海战役”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80年代,我国提高粮食产量的举措。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1115~30日“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期间中央人民政府调入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物资统计如下:

中央人民政府从东北每日调运1000万至1200万斤粮食入关;天津从全国各地调运粮食3.2亿斤,准备布匹35万匹,棉纱5000件;上海从全国各地调运粮食4亿斤,准备棉布110万匹,棉纱2.8万件;汉口准备棉布30万匹,棉纱8000件;西安准备棉布40万匹。经过周密布置和准备,选择市场价格达到高峰之机,于1125日,在全国各大城市统一行动,集中抛售,使投机商措手不及。

——数据综合自《陈云文选》(1949~1956

材料二   1955年“平均每社生产11.9万市斤,其中高级社为50.4万市斤,初级社为11.6万市斤,平均每人生产粮食812市斤,其中高级社为966市斤,初级社为808市斤,……与1955年全国每农业人口平均生产粮食706市斤来比较,初级社平均多产14.4%,高级社多产36.8%” 。收入方面,1955年“平均每户收入为424元,……高级社平均每户收入为776元”。农民生活得到改善,从根本上改善了全国普遍贫困的状态,也证明了合作社的优越性。

——摘编自《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民生活得到改善,从根本上改善了全国普遍贫困的状态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如图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照片和宣传画。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艰苦奋斗的时代新风B.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2024-02-1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面对复杂的斗争形势,我们必须积极处理好同各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知识分子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在总方针上必须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该主张意在强调,党和政府应当(     
A.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B.推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
C.孤立并打击主要敌人D.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2024-02-12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大事记

时间

主要大事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60年代

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三线建设

20世纪70年代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日建交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

2000—2021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首次成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五号”;成功举办奥运会;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召开

2010年以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时间段补充主要大事并说明理由。
2024-02-0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新中国成立初期,许多农村地方政府进行了公共资金积累。这些资金除用来购买新式农具、化肥等农资外,还用来防备自然灾害;一些地区还用公共资金开办托儿所,开展“病有所医”的互助医疗,开办社队企业。这些措施(     
A.确立了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赢得了群众对新生政权的拥护D.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程
2024-02-0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1950年上半年,在中央贸易部的指挥下,国家调运了45亿斤以上的粮食供应上海、华北和皖北,使上海和北京有可能在将近半个月的时间内每天向市场抛售500万斤粮食。这一举措(     
A.有利于稳定市场物价B.加快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
C.全面恢复了国民经济D.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2024-02-06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950年的淮河水灾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周恩来主持制定了《政务院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中央人民政府筹组治淮委员会,负责规划和领导淮河流域的水利工作。到1952年7月,治淮工程基本完成。此后,淮河流域连续获得丰收,淮河干支流的航运事业也得到较快发展。这一举措(     
A.建立了完整的救灾减灾体系B.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C.增进了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D.为我国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2024-02-0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某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