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恢复国民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图为上海解放后,该地学生于1949年6月7日进行的某次游行。学生此举(     
A.制止了当时的恶性通货膨胀B.配合了政府平抑物价的措施
C.是国家统一财政经济的产物D.表明新中国政权得到了巩固
2024-02-0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50年10月开始,四川达县中心卫生院连续3年全民免费预防接种,至1952年“种痘61.76万人次,对7.3万人次进行霍乱、伤寒混合疫苗注射”,极大地降低了传染病的发病率。这一做法(       
A.适应了三大改造的现实需要B.展示了国家工业建设的伟大成就
C.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准则D.借鉴了他国社会治理的先进经验
2024-02-0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高考备考精英联赛调研)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从11世纪“城市兴起”至18世纪工业革命的7个世纪间,劳动力转移进程缓慢,城市化和工业化成果不及工业革命后一个世纪的成就。在封建农奴制下,农奴没有人身自由、迁徙权利和婚姻自由,也没有择业权利,农奴大部分时间须为领主服劳役以及在自己份地上进行农业劳动,不能自由从事庄园手工业等其他生产活动。大多数农奴基本上被固定在份地或领主自营地上从事农业生产。尽管英国中世纪也出现城市兴起,不过当时的城市人口和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并未完全脱离农业生产,许多市民仍然在城市边耕种一小块地,还要向领主交纳继承税和承担一定的劳役。可见,这是一种低水平的城市化,同低水平的农业生产力相适应的。在工业革命以前,土地在人们心目中不仅是一种生活生产资料,还具有某种社会和文化的象征意义,每一块土地都记载着家族的历史,印有家族的名字。拥有土地是社会地位的象征,符合封建农本社会正统观念。

——摘编自谷延方《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的制约因素》

材料二   统计资料表明,新中国成立头3年间,有300余万农民进城就业,占同期城市就业人数的30%。1957年至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了24.4%。于是,1960年年底,中央不得不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实行企业的关停并转,精减大批城镇职工返回农村,实行“逆向转移”。从1979年到1997年的18年中,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并在主要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主渠道的这次转移过程中,呈现出自发转移的特征。2002年中共中央2号文件进一步提出:对进城农民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并要求各地认真清理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和乱收费,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健全进城务工劳动力的劳动合同管理,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摘编自兰荣禄《新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轨迹与现实走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11-18世纪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及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50年起,在政府的主导下安徽大学开始了专业调整,其土木工程、法律和经济专业分别被合并到专业实力更强的南京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和复旦大学。至1954年,安徽大学取消建制,其所属的师范学院和农学院分别独立为安徽师范学院和安徽农学院。安徽大学的这一调整意在(     
A.推动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改造B.效仿苏联建设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
C.促进高校资源区域分布的优化D.解决国家建设中专业人才缺口问题
2024-01-3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如表是1950—1952年《人民日报》元旦献词的标题,其中反映的鲜明时代主题是(     
1950完成胜利,巩固胜利,迎接一九五○年元旦
1951在伟大的爱国主义旗帜下巩固我们的伟大祖国
1952以高度的信心和坚强的意志迎接一九五二年
A.全力巩固新生人民政权B.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
C.全面建设人民民主政治D.顽强抗争打击外部势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历史上中国是一个水患严重的国家,尤其近代,百姓饱受水患之苦。1952年荆江分洪工程全面启动,参加工程建设的30万军民仅用75天即全部完工,极大缓解了旧中国长期以来困扰民众的荆江水患。该工程的修建(     
A.反映了“大跃进”之下的冒进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C.得益于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开展D.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
7 . 变革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和汉两个帝国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古典”时代。……这个“古典”时代有五个特征可以进行深入探讨,它们是:(1)在帝国秩序之下式微、但并未被完全抹除的地域文化之分野;(2)以皇帝个人为中心的政治结构之强化;(3)建立在表意文字基础之上的文化教育,以及由国家操控的、巩固帝国存在的文学经典;(4)帝国内部的去军事化,和对国家边境的边缘族群所开展的军事活动;(5)农村地区富裕的豪强大族的兴旺——他们维持社会秩序,并在村落和权力中心之间建立起联系。

——改编自卜正民、陆威仪《哈佛中国史·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材料二

《钦定宪法大纲》(晚清政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政府)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君主神圣不可侵犯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臣民的权力完全限制在“法律范围内”,而“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大清皇帝诏令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实行”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各项之自由权
皇帝有权罢黜百官、设职制禄,宣战议和,解散议院,统帅海陆军,总揽司法权等中华民国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据《钦定宪法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整理

材料三   1952年新中国国民经济全面恢复部分数字统计表

全国工农业总产值总产值数比1949年增长
810亿元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
77.5%145.0%48.5%
城乡人民收入/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农民收入增长
70%30%
国家财政收支总收入总支出结余
382亿多366亿多15亿多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下册)等改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朝“以皇帝个人为中心的政治结构之强化”的表现,并概述秦汉时期“对国家边境的边缘族群所开展的军事活动”。
(2)根据材料二,以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为视角,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相对于《钦定宪法大纲》而言的主要进步之处。结合所学,概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及清末民初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3)能够运用表格等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具体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是历史学科学业质量水平的要求,请参考这一要求,指出1952年新中国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的表现,并从原因和影响两个角度对这一表现加以简要评析。
2024-01-2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中央原以为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和商业城市,应该能为新中国经济做出贡献,现在上海不但活不起来,反而需要各解放区向上海输血。……不解决上海的问题,国内的经济形势就不会好转”。为解决“上海的问题”而采取的对策是(     
A.在新解放区实行土改B.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
C.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D.“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9 . 根据政务院劳动部《关于在私营企业中建立劳资协商会议的指示》,1950年4月以来, 私营工商企业先后设立了劳资协商会议,力图建立“民主、平等、两利、契约”的新型劳资关系。这体现了新中成立初期(     
A.新民主主义政策得到贯彻B.社会主义改造势在必行
C.工人阶级已处于领导地位D.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发展
2024-01-2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52年,湖南掀起了领导农民以集体的力量向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的丰产运动。由于农民觉悟的提高,捕蝗、积肥、选种、评比等运动在全国蓬勃展开,许多翻身农民发明和改良农业生产工具,有力地推动了大生产运动。此类运动的开展(     
A.助力国民经济全面恢复B.根植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有利于国家工业化建设D.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