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恢复国民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残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人民解放军仍在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新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经过努力,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人民政权得到巩固。下列属于这一系列措施的是 (     
①在新解放区推行土地改革   ②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③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       ④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怎样才能使中国劳动人民从穷困、痛苦和被侮辱的生活中解放出来,并不断地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使他们能够过富裕的和有文化的生活呢?这就必须做好两件最基本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是推翻反动派的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这件事已基本完成……第二件事,就是利用已建立并且巩固起来的人民民主专政作为主要的工具……发展人民的生产及其他经济事业。

——1950年刘少奇《国家的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材料二   八十年代无论对于国际国内,都是十分重要的年代,我们要做的主要是三件大事:第一件事,是在国际事务中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全世界都估计到,八十年代是个危险的年代,开端就不好,发生了阿富汗事件,还有伊朗问题,更不用说早一点的越南问题、中东问题。这样的问题以后还会很多。总之,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始终是作为一项严重的任务摆到我们国家和全国人民的日程上面就是了;第二件事,是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第三件事,要加紧经济建设……

——1980年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述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完成“两件最基本事情”所做的内政方面的努力。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邓小平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理论突破,分析这一突破对改革开放初期祖国统一和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2021-08-26更新 | 340次组卷 | 7卷引用:2021届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高三5月选考科目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陈云领导经济战线上的“淮海战役”
A.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军事力量B.结束了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
C.解除了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D.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转变
2021-03-1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4 . “这次波及地区最广、持续时间最长、涨幅最大的物价风潮,仅十天左右就被平息下去。上海一位有影响的民族资本家不无感慨地说,‘6月银元风潮,中共是用政治力量压下去的,这次仅用经济力量就能压住,是上海工商界所料想不到的’。”经过这次“物价风潮”
A.物价得到了根本稳定B.国民经济得到了全面恢复
C.人民币基本占领了城乡市场D.人民政府完全掌握了市场主动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本年(1952年)底,我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827.2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较历史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已超过历史最高水平,钢的产量为134.9万吨,粮食的产量为3088亿斤,棉花的产量为2607万担。1952年国家财政收入为183.7亿元,支出为176亿元。职工的平均工资比1949年增长60%—120%,农民的收入也增长30%以上,人民生活得到初步改善。

——摘编自《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大事记》

材料二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大事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包干到户。
1980中央决定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1984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
1997中共十五大提出“走出去"战略。
(1)根据材料一,用一句话概括我国1952年底的经济状况。结合所学,概述党和国家为促使该经济状况出现所采取的具体经济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特点。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制度创新。
6 . 读下表,从中可以看出
1952年底全国农村各阶级占有耕地情况
A.农民获得了大量土地B.土地改革在全国彻底完成
C.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D.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基本统一
2021-01-29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历史试题(B卷)
8 .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过“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结束了连续十多年的物价暴涨局面。与“银元之战”相比,“米棉之战”的显著特点是(  )
A.通过强制手段调控价格B.依据市场规律增加供应
C.放任自流听凭市场调节D.发行票证实行定额供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