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恢复国民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1 . 1950年6月,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今后三年左右时间内的中心任务是争取国家财经状况的根本好转,并做好土地改革、稳定物价、调整工商业、肃清反革命、整党、统一战线、民族、文教等八项工作。这些工作旨在(     
A.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B.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C.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2024-05-2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表是1952年工农业产值及民众收入增长情况(与1949年比)。此表反映的现象(     

项目

工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

城镇职工平均工资

农民平均收入

增长率

145%

48.5%

70%

30%以上

A.表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衡B.得益于抗美援朝胜利的保障
C.进一步扩大了城乡贫富差距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奠定基础
2024-03-2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配合减租运动和土地改革后的农村生产运动,人保西南区公司选择北碚重点进行耕牛保险的典型试验。公司与农牧试验机关结合,1950年北碚承保耕牛1000余头中,由于保险公司免费进行防疫注射和治疗,耕牛死亡率由4%减低为 0.1%。据此可知,新中国保险业的探索(     
A.配合了社会主义建设B.彰显了社会制度优越
C.提升了民众政权认同D.实现了农村经济飞跃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都铎王朝时期(1485—1603年)英国物价急剧上升,大量穷人和乞丐因饥饿而死,社会秩序混乱。面对这一危局,当时英国政府针对物价出台了一系列干预和遏制政策,而立法作为一种重要的价格管制工具得到充分运用,尤其是王室敕令这一法律形式更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据统计,当时共有30项敕令针对食物、肉类、糖类、啤酒花、酒类、弓箭盔甲等6类商品制定了官方最高限价。鉴于伦敦在全国政治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都铎政府对伦敦的价格管制高度关注。为保障物价管控效果,都铎政府严惩违抗限价命令的官员。这些举措为都铎王朝时期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营造了较为有利的环境。

——摘编自柴彬《英国近代早期的物价问题与国家管制》

材料二:解放初,物价飞涨,投机商们首先从捣乱金银开始。短短23天,黄金价格上涨了2.11倍,银圆价格上涨了1.98倍,市场物价上涨了2.7倍以上。面对严峻的形势,党中央决定开展打击,1949年6月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出动军警,查封了金银投机的大本营——证券大楼,对首要投机分子逮捕法办。有效地制止了银元上涨而引起的物价波动。此后,投机商们并不甘心认输,又将目标转向粮食、棉纱、棉布、煤炭市场。人民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调运足够的粮食、棉纱、棉布等物资,集中抛售,降低物价,给投机商们以毁灭性打击。

——摘编自《中共党史简明教程》

(1)根据材料一,指出都铎王朝时期英国进行物价管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建国初期党和政府稳定物价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新中国成立时,农村的交易方式较为复杂,主要包括物物交换、人民币、银元、铜元等形式。而到1952年底,据人民银行总行估算,农民持有的人民币已达11万亿元,约占当时人民币流通总量的40.4%。这一变化(     
A.捍卫了新中国的经济主权B.有利于人民政权的巩固
C.摧毁了国民党的残余势力D.推动了农村生产力解放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过了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不仅沉重打击了投机势力,而且充分显示了人民政府在经济领域的治理能力。到19504月,全国财政收支果然出现了接近平衡的新局面。长期以来民众深恶痛绝、国民党政府一筹莫展的恶性通货膨胀的状况,终于根本改变。 “如设19503月的批发物价指数为100,当年12月下降为85195112月为92.4195212月为92.6。用不到一年的时间把形势险恶的市场物价完全稳住,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这次平抑物价、统一财经的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摘编自李攀《财经战线的淮海战役》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村土地短暂的私有化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推动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对农村进行的制度改革逐步确立并推广,适应了当时最广大农民的需求,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断提升,极大地解放与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

——摘编自杜志雄《70年中国粮食发展的成效与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财经战线的淮海战役”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80年代,我国提高粮食产量的举措。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1115~30日“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期间中央人民政府调入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物资统计如下:

中央人民政府从东北每日调运1000万至1200万斤粮食入关;天津从全国各地调运粮食3.2亿斤,准备布匹35万匹,棉纱5000件;上海从全国各地调运粮食4亿斤,准备棉布110万匹,棉纱2.8万件;汉口准备棉布30万匹,棉纱8000件;西安准备棉布40万匹。经过周密布置和准备,选择市场价格达到高峰之机,于1125日,在全国各大城市统一行动,集中抛售,使投机商措手不及。

——数据综合自《陈云文选》(1949~1956

材料二   1955年“平均每社生产11.9万市斤,其中高级社为50.4万市斤,初级社为11.6万市斤,平均每人生产粮食812市斤,其中高级社为966市斤,初级社为808市斤,……与1955年全国每农业人口平均生产粮食706市斤来比较,初级社平均多产14.4%,高级社多产36.8%” 。收入方面,1955年“平均每户收入为424元,……高级社平均每户收入为776元”。农民生活得到改善,从根本上改善了全国普遍贫困的状态,也证明了合作社的优越性。

——摘编自《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民生活得到改善,从根本上改善了全国普遍贫困的状态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如图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照片和宣传画。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艰苦奋斗的时代新风B.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2024-02-1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面对复杂的斗争形势,我们必须积极处理好同各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知识分子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在总方针上必须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该主张意在强调,党和政府应当(     
A.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B.推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
C.孤立并打击主要敌人D.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2024-02-12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大事记

时间

主要大事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60年代

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三线建设

20世纪70年代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日建交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

2000—2021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首次成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五号”;成功举办奥运会;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召开

2010年以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时间段补充主要大事并说明理由。
2024-02-0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