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中外交流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亦展示了中华文明的魅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元旦的《人民日报》社论提出了全国人民的三项伟大任务:第一,继续加强抗美援朝斗争;第二,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三,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通过国家建设计划。此时,中国已经具备了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造的国内条件,还需要争取的就是有利的国际条件,特别是与周边国家建立良好关系。

——摘编自刘磊《万隆会议与中国同亚非国家的经贸关系》

材料二   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该倡议是中国根据古丝绸之路留下的宝贵启示,着眼于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梦想,秉持开放包容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中国与相关国家的经济合作、共同繁荣提供新的平台与新的动力。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临的不利国际条件,并简述50年代中国在争取“与周边国家建立良好关系”的外交成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以“一带一路”外交贡献为例,分析说明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变成更具影响力的推动者。
2023高一下·四川·学业考试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1021日)

材料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4628日)

材料三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的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8410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长征精神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永恒魅力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意义。
2023-09-16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容县杨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仿真押题卷(一)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在成立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对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符合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要求,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国家主权平等。

——《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制定了怎样的外交方针?具体概括为哪三个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体现了什么原则?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
2023-03-15更新 | 5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模拟试卷04
4 . 和平,理应是全世界的主旋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特勒认为,只有“当一国(种族上最优秀的那一国)取得了完全而无可争辩的霸权时”,世界和平才会到来。

——[美]哈伯特·温博格著,何江等译《希特勒德国的对外政策》上编

材料二 这只不过是坦率地承认,无论是通过直接侵略还是间接侵略,将极权主义政权强加给自由国家人民,都是破坏了国际和平的基础,从而也破坏了美国的安全…

——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西斯主义的基本特征。为取得“霸权”,希特勒采取了哪些措施?
(2)材料二中“极权主义政权”是指哪个国家?为了“国际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欧洲采取了哪些措施?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为争取和平所做的努力,并列举当今中国为应对国际形势贡献的“中国智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