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1954年7月,毛泽东指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之间可以和平共处。”10月,他与尼赫鲁谈话时讲到:“国与国之间不应该互相警戒,尤其在友好的国家间。像我国同美国这样互相警着是不好的。”这表明当时我国(     
A.改变了“一边倒”的方针B.根据多极化趋势调整外交
C.与资本主义阵营达成和解D.外交活动服务于国家利益
2 . 对图中数字变化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②中国倡导并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中国提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       ④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3-02-2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53年12月,中印两国政府就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北京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了解决中印关系的五项原则,这五项原则之后受到亚非各国人民的普遍赞同,同时获得了国际上的广泛好评,被称为“亚洲的宪章”。“五项原则”有如此反响缘于(  )
A.新中国的外交逐渐走向成熟B.中印之间的问题具有代表性
C.符合各国共同利益及价值取向D.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发展变化
2022-06-26更新 | 1568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图是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干涉中国内政”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使用频率。图中变化反映了我国
A.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已趋于缓和B.强烈反对苏联干涉中国的内政
C.外交领域的意识形态色彩消失D.参与国际事务的意愿明显增强
2021-03-05更新 | 592次组卷 | 9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