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内瓦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44月参加日内瓦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对美国迫害、监禁、扣留要求回国的中国留学生的行为进行了控诉,并选择了钱学森、汪良能等人的具体事例作为证据。因为美方认为钱学森对美国的国防安全构成了重大的潜在威胁,所以不肯放钱学森回国,也不愿意大规模地允许其他中国留学生回国。经过多年的外交博弈,双方在19559月最终达成《中美两国大使级会谈就双方平民回国问题的协议的声明》。917日,被美国政府扣留长达5年的著名火箭专家钱学森才正式踏上了归途。

——摘编自荣正通、胡礼忠《中美日内瓦会谈与钱学森回国》

材料二   还有不到一星期,尼克松总统就要同毛泽东和周恩来一杯接着一杯地喝茶,对于他究竟为什么要来这里去做一番解释。今天,俄国成了头号帝国主义。同时,美国又陷入了一大堆矛盾,正是这种矛盾的情况使得美帝国主义出于它自己的理由谋求在外交上对北京打开一个口子,中国人现在可以从中获得好处了。

——摘编自英国《卫报》1972年2月17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政府阻止钱学森回中国大陆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954—1972年中美两国外交关系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这一变动的背景因素。
2024-04-1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市)二十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日内瓦会议期间,中国贸易代表团以英国为突破口,争取了英国的柴油机、起重机等项目对中国开放。之后,西欧其他国家也仿效英国,对中国增加出口钢材、机械、仪器和车辆等项目。这意味着(     
A.中国求同存异方针获普遍认可B.西方国家已解除了对中国的封锁禁运
C.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D.中国开拓了对西欧贸易关系的新局面
2024-04-11更新 | 356次组卷 | 12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1964年10月举行的不结盟运动第二次会议通过的纲领,要求联合国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法典化。次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宣言称:没有一个国家有权以任何理由直接或间接地干涉其他任何国家的内部或外部事务。这说明(     
A.世界和平得到了充分保证B.中国开始主导国际外交规则制定
C.中国外交政策走向了成熟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广泛认同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美国侵略者不愿正视亚洲的现实,他们还在妄图保持殖民国家在亚洲的特权,还以为现在和19世纪没有什么两样,以为亚洲各国人民仍旧可以继续作为殖民者剥削和奴役的对象。为了实现这条路线,美国侵略者阴谋破坏日内瓦会议,策动组织东南亚的军事侵略集团;他们还在对其主要盟国施加压力,迫使亚洲各国接受美国的计划,因为连其主要盟国,也对美国的这种冒险政策表示顾虑。

——摘编自艾纳《美国殖民主义在亚洲》

材料二   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发言提出了解决亚洲问题唯一合理的途径,这条途径必须以承认亚洲各国人民的自由、独立与主权等基本权利为基础。被视为日内瓦会议五大国之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在会议上的一言一动,都被与会各国关注着。在开会的时候,有些资本主义国家以及它们的代表发言时,并没有多少人在听,有的在看报,有的在办别的事情,有的在打瞌睡,有的连(同声传译)耳机都不戴上。可是,当中国代表发言时,他们全都把耳机戴上,聚精会神地倾听着。其实,新中国的代表在会议上的发言,不仅是会议厅中的全体人们在倾听着,全世界的人们也在倾听着。

——摘编自福英《谈日内瓦会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从二战结束到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美国在处理亚洲问题上的具体做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的发言在日内瓦会议上受到与会各国关注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54 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并推动会议通过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宣言。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中印、中缅双方总理在联合声明中都郑重地写入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些外交活动(     
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环境
②推动不结盟运动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③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
④是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的体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3-21更新 | 257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在冷战背景下,新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以及中印、中缅关系谈判中,彰显了追求和平的真诚与可信。在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中国的主张激起了强烈的反响。这主要是由于(     
A.美苏争霸政策不得人心B.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各国历史命运的相似性D.第三世界国家的逐渐崛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对新中国来说,这次会议得以和西方大国的政治家及外交官进行面对面交流。周恩来介绍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代表相识,促成他们之间的直接接触和相互了解。该会议上,中国
A.成功推动朝鲜问题解决
B.拓展了对外交流的空间
C.首次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加强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在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坚定地与苏联、北越站在一起,支持北越的正义要求。同时,在各方分歧难以化解,谈判面临破裂的情况下,积极同双方代表进行沟通,最终使双方分歧得到调和,并达成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这反映了新中国
A.践行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思想B.贯彻“一边倒”的外交理念
C.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外交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9 . 1954年4月,中央向参加日内瓦会议的代表团指出:“奉行积极的外交政策,打破美国对新中国的孤立和封锁;努力使会议得到预期目的,以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并开创通过协商、谈判来解决国家间矛盾的局面。”为此中国代表团
A.贯彻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神B.达成了有关朝鲜问题的协议
C.坚定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D.与西方国家建立友好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图是关于某个国际会议的简报及相关内容的示意图。以下的四个分析中准确的是

①迎来了新中国与各国建交的高潮
②明显改善了新中国与英国的关系
③巩固了中国南方边陲地区的安全
④建立了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