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内瓦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可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前一个时期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下列外交成就具有这种意义的有(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②推动印度支那问题政治解决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A.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 . “虽然首次亮相难免紧张,‘开第一次会时,我(周恩来)心也在跳,面对杜勒斯(美国国务卿)到底是对他凶些还是缓和些都要考虑。’,但中国代表团积极的外交斡旋给国际留下了深刻印象。借此会议,新生政权提高了国际影响力,也确保了南部边境地区的相对稳定,利于工业化建设。”该“会议”是
A.中苏友好会谈B.日内瓦会议C.亚非会议D.朝鲜停战谈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195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周恩来汇报参加日内瓦会议和出访印度、缅甸情况时,毛泽东指出:“门要关死已经不可能了,而且很有一种有利的局势,需要我们走出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这说明
A.国内建设需要调整“一边倒”政策
B.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提升中国影响力
C.“求同存异”促进亚非各国了解中国
D.不结盟运动兴起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2022-06-23更新 | 6514次组卷 | 56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广东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的会议是:(       
A.亚非会议B.日内瓦会议C.巴黎会议D.开罗会议
2022-06-14更新 | 262次组卷 | 14卷引用: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4年4月,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日内瓦国际会议,并对会议的进程起了推动作用。以下对该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②周恩来提出的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程
③会议期间,周恩来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进行了修改
④会议签订的协议使法国结束了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殖民战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2-04-08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单元检测)-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练测
6 . 20世纪50年代苏联外交部长向苏共中央汇报“我们努力利用法国政府显而易见的急于从印支脱身的愿望,这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取得了一个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的机遇。”与这次会议相关的是(  )
A.周恩来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B.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会议和平解决了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D.显示了亚非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的精神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954年4月,日内瓦会议召开。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和地位参加这次讨论国际问题的重要会议,并努力促成了下列哪一问题的政治解决
A.印度支那问题B.朝鲜问题C.亚非团结问题D.中缅问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在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坚定地与苏联、北越站在一起,支持北越的正义要求。同时,在各方分歧难以化解,谈判面临破裂的情况下,积极同双方代表进行沟通,最终使双方分歧得到调和,并达成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这反映了新中国
A.践行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思想B.贯彻“一边倒”的外交理念
C.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外交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图是关于某个国际会议的简报及相关内容的示意图。以下的四个分析中准确的是

①迎来了新中国与各国建交的高潮
②明显改善了新中国与英国的关系
③巩固了中国南方边陲地区的安全
④建立了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停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在“必须走出去”方针的指导下,新中国相继提出了解决与邻国边界问题的政策、不干预亚洲非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的政策等。新中国外交政策上的这一转变
A.体现了革命性、内向性的特点B.反映革命外交向务实外交过渡
C.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D.坚持了传统外交的深层次连续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