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万隆亚非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55年,一位西方记者报道说:万隆会议“最重要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变得强大了,她赢得了很多朋友和善意”。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适时的外交方针拓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B.中国已成为新独立民族国家的领导者
C.抗美援朝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第三世界形成了联合反殖反霸的局面
2 . 美国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认为,“万隆时代,对毛泽东在中国之外的形象,是个丰收的时代,因为无数第三世界国家和他的政府建立了关系。在这个时代,毛泽东脚踏两只船”。“脚踏两只船”是指
A.既坚持“一边倒”的方针又推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既同苏联友好又在同美国密切接触
C.既参加五大国会议也参加亚非会议D.既同社会主义国家又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015·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3 . “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这段话的主旨是
A.反对美苏争霸B.开展全方位外交
C.倡导求同存异D.重组大国关系
2016-11-27更新 | 1104次组卷 | 26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22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D.协约国集团的成立
2016-11-27更新 | 805次组卷 | 52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安徽合肥肥东县二中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55年在一次国际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能够改变这次会议航向的主要原因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反帝反霸的不结盟政策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维护联合国权威的原则
2016-11-27更新 | 658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安徽安庆一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之际,为缅怀周总理光辉的一生,老师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见下表)。根据老师所列周总理的主要事迹:
①亚非会议上提出“求问存异”的外交方针
②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③担任黄捕军校政治部主任
④参加重庆谈判同学们自上而上填写表格“主要事迹”一栏,正确的填写顺序是
A.①②④③
B.③②④①
C.④③①②
D.③②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