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万隆亚非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电视剧《外交风云》细数新中国外交峥嵘历程和光辉岁月,全方位地展现了一系列波澜壮阔的外交史实。新中国成立后一系列“外交风云”中留下的下列重要而珍贵镜头,从一个侧面说明新中国
A.外交原则的适时调整B.外交空间的逐渐拓展
C.与美关系的逐步改善D.区域合作的不断推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在20世纪50年代的某次国际会议上,各国代表服饰各异。“一样是穆斯林,土耳其人的帽子是红的,印度尼西亚人的帽子是黑的,埃及人的帽子是白边红心的。一样是穿着高领的制服,扣子少而比较短的是中国人,扣子多而长到膝盖的是印度人”。中国代表在这一会议上
A.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促成了印度支那和平协议的签署
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提供了“安全先行”的合作模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55年,一位西方记者报道说:万隆会议“最重要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变得强大了,她赢得了很多朋友和善意”。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适时的外交方针拓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B.中国已成为新独立民族国家的领导者
C.抗美援朝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第三世界形成了联合反殖反霸的局面
4 .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D.协约国集团的成立
2016-11-27更新 | 805次组卷 | 5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55年在一次国际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能够改变这次会议航向的主要原因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反帝反霸的不结盟政策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维护联合国权威的原则
2016-11-27更新 | 658次组卷 | 2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之际,为缅怀周总理光辉的一生,老师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见下表)。根据老师所列周总理的主要事迹:
①亚非会议上提出“求问存异”的外交方针
②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③担任黄捕军校政治部主任
④参加重庆谈判同学们自上而上填写表格“主要事迹”一栏,正确的填写顺序是
A.①②④③
B.③②④①
C.④③①②
D.③②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