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万隆亚非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2 . 在下图反映的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D.“求同存异”
3 . 在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先后与时任埃及总理的纳赛尔和苏丹自治政府总理伊斯梅尔阿扎里举行会谈,使双方都有初步的了解。据此可推知,万隆会议(     
A.有利于促进中非关系的发展B.使中国与非洲国家建立外交
C.表明中国放弃“一边倒”外交D.开创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上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022-01-02更新 | 438次组卷 | 34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合格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55年4月,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的补充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由此可知,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中印两国代表会谈C.万隆会议D.中美建交谈判会议
6 . 周恩来曾在某次会议的补充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据此可知,该会议为
A.日内瓦会议B.亚非会议
C.第一届不结盟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021-06-24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合格考)
7 .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上述发言体现的外交理念是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B.求同存异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另起炉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早在1941年,为了尽可能多地争取和团结广大的国际朋友,周恩来明确提出:“干革命的人越多越好,为了团结更多的人,思想上可以‘求同存异’”。在新中国初期的对外交往中,为团结更多国际朋友,明确提出该思想的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中缅会谈C.亚非会议D.中印会谈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西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新中国采取了两种建交方式,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采取承认即是建交的方式,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

——任晓伟《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对国际政治的认识演进和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材料三   1954-1955年采取的温和而缓慢的,但却是稳步的国内发展计划也反映在那时中国的对外政策中……周恩来开完会回国的时候,他因人们普遍赞扬中国在其第一次重大国际会议上的表现而受到鼓舞……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

——[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通过哪些条约“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2)据材料二,归纳新中国的建交方式;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的外交方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恩来参加的会议,概述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
(4)综合上述材料,从新旧中国不同的外交际遇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一次国际会议的公报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等七部分。公报声明:“确认人民遭受外国的征服、统治和剥削是对基本人权的否定,是对联合国宪章的违反,是对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一种障碍。”这次会议是
A.万隆会议B.巴黎和会
C.日内瓦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021-01-09更新 | 5339次组卷 | 47卷引用:浙江省2021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学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