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五计划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下面的表格是中国与美国、印度的工业生产比较,为解决表格中的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中国(1952年产量)美国(1950年产量)印度(1950年产量)
钢产量2.37公斤538.3公斤4公斤
发电量2.76千瓦时2949千瓦时10.9千瓦时

A.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实施了“一五”计划
C.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华民族的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表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的代表性旧址。


材料二   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深知,“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中国既要实现社会主义,也要完成现代化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并且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

——据罗平汉《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革命旧址所代表的历史时期革命,并说明该时期中国共产党担负的主要革命任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实现“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在经济上进行的实践活动。
3 . 下表是"一五,计划前后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动情况。这反映出"一五,计划时期
年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192982.5%11.0%2.5%
195672.7%12.5%10.8%
195716.3%18.1%19.1%
A.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方针
C.农轻重比例出现严重失调D.农业是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4 . 下表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分配表(%),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农林水利轻工业重工业运输邮电贸易物储文教卫生城市公用其他
7.66.5251.6819.237.23.71.1

A.优先发展重工业B.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C.发展生产与提高生活水平兼顾D.重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一五”计划时期,国家制定的基本建设投资及经济发展速度比例表。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类别金额比重发展速度(年均增长)
农林水力等32.67.6%4.3
工业248.558.2%轻工业11.2%14.7轻工业12.4%
重工业88.8%重工业17.8

A.致力于建设工业国家宏伟目标B.受欧美工亚化发展战略的影响
C.发展重工业成为党的工作重心D.经济结构已经出现了严重失衡
2021-04-14更新 | 114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富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助建设的项目称为“156项工程”,但一五期间实际开工147个。其分布如下表:
煤炭石油电力钢铁有色化工机械轻工医药军工
252257117241243

据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形成了工业的合理布局B.体现了优先发展重工业
C.改变了工业的落后面貌D.建立了完整的国防体系
7 . 下表为我国“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156个大型建设项目的分布情况。由此可见,“一五”计划(       
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中、华东地区西南、西北地区
项目数57262449

A.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B.工业体系全面建立
C.完全照搬苏联的经验D.工业布局得到改善
2020-06-15更新 | 203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针对下表情况,建国初我国采取的相应对策是
人均产量(1950年)中国美国印度
钢产量2.37kg538.3kg4kg
发电量2.76kwh2949kwh10.9kwh

A.实施一五计划
B.进行三大改造
C.开展公社化运动
D.实行改革开放
9 . 下表为1952~1957年我国国民经济部分领域的计划目标。这主要反映了建国初期
领域增长目标年均增长率
工农业总产值51.1%8.6%
工业总产值98.3%14.7%
农业及副业总产值23.3%4.3%
A.忽视农业基础地位
B.社会主义制度优越
C.出现经济冒进思想
D.国家工业基础薄弱
10 . 下表是新中国初期职工分配制度概况。据此可知
1954年前职工分配制度中供给制和工资制并存
1954年工资管理集中到中央劳动部统一管理
1955年统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制度
1956年职工工资标准及定级升级等均有全国统一规定
A.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推进
B.国家对经济的指导强化
C.工业化建设的成效显著
D.民众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