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五计划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中国“一五”计划国家财政预算支出中,工业建设占58.2%,交通、邮政和通讯占19.2%,农业、林业和水利占7.6%,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占7.2%。以此推知,“一五”计划的核心目标是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B.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C.建立工业化的基础D.平衡发展国民经济
2022-03-09更新 | 186次组卷 | 29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2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按不变价格计算),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分别约为3.8%和18.7%。”这反映出“一五”计划
A.建立了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B.已经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改善了民生D.经济建设中存在严重冒进倾向
2022-02-1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3 . 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的“一五”计划在基本建设投资上侧重于与军事工业紧密相关的重工 业,同时国家在产业布局上的投资重心倾向于内陆地区。之所以做出这样安排,直接原因在于
A.抗美援朝战争影响B.土地改革的完成
C.剿匪镇反的结束D.全国物价趋于稳定
2021-12-1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冬季联赛历史试题
4 .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仅有城镇人口5700多万,1952年,上升到7000多万人,而到1957年,则达到了9949万人。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B.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C.农业社会主义的改造D.社会主义工业化实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一五”计划时期,国家向上海市提出了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相关要求。与此同时,上海在市委的统一领导和动员下,最终在人员和设备等方面均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进行了大力支援。这反映了当时
A.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B.上海工业发展迅速
C.国内经济格局的变化D.苏联大力支持中国
6 . 如下表所示,“一五”计划共编制了五次。从中可以看出
时间部门主要工作
1951年2月至6月五年计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提出五年计划的初步设想
1952年3月至8月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了五年建设基本任务、指导方针和主要经济指标
1952年底至1953年初中央财经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对1952年计划轮廓草案进行了充实和扩充.
1953年6月至1954年初国家计划委员会完成“一五"计划草案,把工业年均增长速度由20%降到14%—15%
1954年2月至1955年2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中共中央政治局,各地区、各部门,全国人大完成“一五”计划编制工作并征求意见,最后获得通过

A.努力探索本国建设道路
B.避免了国家经济决策出现巨大失误
C.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D.调动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7 . 下表为 “一五”计划期间国民经济各部门基本建设投资分配表。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A.制定了统筹兼顾的经济发展方针B.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
C.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已经初步建立D.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战略
2021-07-1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经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是近现代中国富强道路上不可缺失的重要推手。

材料一   精耕细作的密集型农业,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其完美的水平,中国的经济好像已陷入了一种“高水平平衡的陷阱”之中。西方的干预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运转,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在过去,由于明清两代政府抑制贸易和航海事业,中国经济变成了内向型的。在19世纪中期战争和叛乱危机中,新活力的诸种因素正在聚集。1860年以后,对外贸易急剧增长,中国建立起它最初的现代企业。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材料三   1982-2000年中国乡村人口和劳动力移动人数(单位:万人)

时期城镇总人口增加数人口移动人数劳动力移动人数人口移动年平均人数劳动力移动平均人数
19821990871565103208814401
19911995497939012020780404
199620001073210237573220301146

——据《中国统计摘要》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导致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不利因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是什么?简要分析采取该战略的背景和目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1978年以后中国人口流动的特点,简要分析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9 . 新中国“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H为中心的工业建设。但当时我国财力、物力和技术力量有限,因而必须由中央政府集中全国力量组织建设。这揭示了“一五”计划开展的
A.体制保证B.政策支持C.技术支撑D.社会环境
10 . 1950年初,近两万名干部、技术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各类技工响应号召支援鞍钢;1955年,粟裕总参谋长派13架军用飞机为武钢运输物资,铁道部为运输直径4.8米的高炉炉顶大钟,专门改造了火车车皮。这些做法
A.标志着工业化建设的起步B.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C.彰显了新中国的国家力量D.奠定新中国工业化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