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1920年10月,苏俄有人在《真理报》上发表文章说:“我们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就只能从回忆录中知道什么是货币,而我们的孙子就只能根据历史教科书中的彩色画片,知道什么是货币了。”这说明
A.苏维埃政权崇尚简朴的生活作风B.苏俄政府垄断全国资源,禁止货币流通
C.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苏俄的经济侵略D.俄国参加一战使得经济形势不断恶化
2 . 苏俄的俄欧地区(苏维埃政权一直控制的地区)的农作物播种面积,1921年与1916年相比,下降了25%以上。导致该地区播种面积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实施B.三年国内战争所带来的破坏
C.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广泛开展D.余粮收集制的持续强力推行
3 . 列宁高兴地认为:“我们通过粮食委员会的机制来筹集,我们凭借社会主义的而不是资本主义的方法来筹集,以固定价格来筹集,通过在农民中分配而不是在自由市场上出售来筹集——这就是说,我们找到了自己的路。”列宁找到的这条路
A.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B.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C.是战时形势下苏联对农业的调整
D.是对农民经济利益的有效保护
4 . 到1918年下半年,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在此背景下,列宁
A.领导了十月革命
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开展农业集体化
D.领导俄国坚决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5 . 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实行于
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
B.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2019-06-07更新 | 254次组卷 | 32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余粮收集制确保国家收集了大量的粮食,但也导致了农业生产日益萎缩。特别是在1921年,国内形势已转向和平,农民却还没有看到余粮收集制结束的希望,于是不满情绪便变成了绝望情绪,农民由消极对抗变成公开反抗。据此可知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应该强制推行
B.余粮收集制不符合国情
C.苏俄社会主义道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
D.经济政策转变的迫切性
7 . 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了,连小石磨都抬走了,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A.余粮收集制
B.企业国有制
C.固定粮食税
D.义务劳动制
2019-05-15更新 | 320次组卷 | 25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据史料记载,苏俄(联)有段时间粮食减产、工业落后,实行强制劳动,经济结构畸形化趋势明显。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国内外敌人的疯狂进攻,经济濒临崩溃
B.深受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C.德军全面入侵苏联,卫国战争正式爆发
D.列宁逝世,新任领导人调整了经济政策
9 . 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2019-01-30更新 | 1198次组卷 | 34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2019-2020高一5月阶段月考历史试题
10 . 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B.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
C.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D.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
2019-01-30更新 | 2479次组卷 | 2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