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29年,苏联同外国资本家签订的技术援助协议有10项,到1931年增加到124项价值8300万卢布。1932年,在苏联工作的外国专家和技术人员分别为1910人和10655人。这表明这一时期苏联(     
A.继续延续新经济政策B.把握机遇解决技术问题
C.冲破了西方国家封锁D.致力改善国内工业布局
2 . 1929年,联共(布)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在实施过程中,常常有整村、整乡、整区、整州甚至整个共和国在短短几个月,甚至在几天的时间里完成将千百万个体农民经济改变为集体经济的过程。这种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A.新经济政策实施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             B.广大农民热切地拥护农业集体化运动
C.苏联模式使国家权力实现了高度集中    D.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2024-01-0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学森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全球通史》中指出,在斯大林计划经济中,苏联政府提取了大约1/3的国民收入用于工业再投资;苏联工业总产品中大约70%是资本货物,30%是消费品,苏联的工业产量上升到世界第二位。这反映出苏联(       
A.经济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B.计划经济优势突出
C.斯大林模式暗藏危机D.严重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023-12-2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为1929~1937年间美、苏、德、英、法等国在世界制造业总产量中所占份额的比重对比状况(%),由此可见,当时苏联(     

      

A.率先摆脱经济危机B.重工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C.计划经济优势显现D.农业集体化程度不断提升
2023-08-10更新 | 274次组卷 | 40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1929—1945年间,苏联共与217个外国公司签订过技术援助协定,其中美国公司139个,德国公司33个,英国公司10个,法国、意大利公司各9个。对此斯大林说:“在苏联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型工业企业是由美国帮助建设或提供援助的。”这说明(     
A.大萧条期间西方加强了对苏经济交流B.国际协作提升了苏联工业化建设水平
C.美苏加强合作以应对法西斯主义的威胁D.苏联工业化建设离不开西方国家的支持
6 . 1931年,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将每周7日工作制改为6日工作制,改革工资制度,大幅度提高钢铁、机器制造行业以及熟练工人的工资,还强调全力发展苏维埃商业,废除了一些工业品的凭票售货。这表明当时苏联在经济建设中(     
A.注重调整国民经济结构B.不断提高工人收入水平
C.试图发挥经济杠杆作用D.逐渐形成计划经济体制
2023-04-15更新 | 918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26—1931年,苏联的进口额中90%左右是机器设备的进口。至1937年,除了一些起样品作用的设备外,苏联几乎不再进口一般的机器设备。这一变化表明苏联(     
A.独立的工业体系基本建立B.新经济政策取得很大成效
C.深受经济危机的影响D.已跃升为世界工业的头号强国
8 . 如表反映的是1913年和1937年世界部分国家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例情况(世界100%),其中俄国工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国别1913年1937年备注
俄国2.6%13.7%1913—1937年俄国工业发展速度比资本主义世界快14.3倍。
德国15.3%11.6%
法国6.6%5.7%
英国12.1%9.3%
美国38.2%41.9%

A.完成了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B.未受经济大危机的任何影响
C.开创了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D.新经济政策活跃了市场经济
2022-09-30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30年3月11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通过的决议指出:“根据现有材料,有理由认为,在右岸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发生的富农骚乱事态严重,特别是目前在从边境地区迁出波兰裔富农和反革命分子的情况下,波兰政府将进行干涉。”由此可知,当时的苏联(     
A.少数族裔农民权益遭到无端侵犯B.成为西方转嫁经济危机的目的地
C.农业集体化的政治环境严峻复杂D.人民为国家工业化付出巨大代价
10 . 1953年,苏联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对这一现象的出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经济危机下农业破产的表现B.前提是国家给予农民大量补贴
C.筹集工业化资金的现实需要D.体现了赫鲁晓夫对农业的调整
2022-07-06更新 | 423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