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 道试题
1 . 如表为苏联部分工业品的产出(1930—1933年)。表中数据变化主要是因为(     
商品1930年1931年1932年1933年
煤(百万吨)47.856.864.476.3
石油(百万吨)18.522.421.421.5
电力(十亿千瓦时)8.410.713.516.4
钢(百万吨)5.85.65.96.9
钢铁(百万美元)263268308353
机械(百万美元)427532535603
水泥(千吨)3006333634782709
工业木材(百万立方米)96.7104.199.498.0
纸(千吨)495505471506
棉花织物(百万米)2351224226942732
鞋(百万双)75.486.784.782.2
肉(千吨)550692458411
A.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B.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推进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D.苏联模式的弊端已经被纠正
2024-05-1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在苏联“一五计划”时期,农机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它在四年内增长了3.6倍。拖拉机的产量由1925年的538台,增加到1929年的4569台,各种播种机和打谷机的产量也在不断攀升。这说明当时苏联(     
A.国民经济比例没有失调B.工业化促进农业机械化
C.计划经济利于农业发展D.集体化促进农业机械化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指出现在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起来,并改造成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通过了关于尽力开展农业集体化的决议后,布尔什维克开始着手编制旨在改善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采取一系列新的措施来限制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引导农民经济沿社会主义方向前进。1930年12月,苏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巩固全盘集体化地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同富农斗争的措施》的决议,废除了土地租佃法和劳动雇佣法。

——摘编自朱昭华《试评苏联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材料二   1929年6月15日,美国总统胡佛敦促国会通过《农产品销售法》,拟建联邦农业局,把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者组成全国性合作社,并建立公司以便稳定农产品价格。但1931年,由于世界市场上农产品价格猛跌,维持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努力失败。1933年颁布的《农业调整法》旨在限制农产品的产量,1934年的《班克黑德棉花控制法》和1936年的《土壤保护和作物调配法》是辅助和替代1933年《农业调整法》的单行法规。

——摘编自蔡东丽、谢加书《论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农业立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一五”计划前后农业发展的方向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济大危机前后美国农业政策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和美国农业发展的因素。
2023-07-20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所示为1927~1937年苏联农业集体化进程的数据统计。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的苏联(       
年份集体农庄数目(万个)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户数(万户)占农户总数(%)占播种面积(%)
19271.4819.470.8——
19283.3341.671.72.3
19295.701003.94.9
19308.5960023.633.6
193121.11130052.767.8
193221.11149061.577.7
193322.45152063.081.3
193724.37185093.099.1
A.农村向社会主义过渡B.经济建设成就显著
C.“苏联”模式得以确立D.公有制优越性凸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十月革命后,苏俄(联)走上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内战争切断了我们唯一产粮区的联系。列宁曾说,“在战争时期,即征收农民的全部余粮和一切必须的粮食,没有任何其他办法”。……除了实行余粮收集制。

材料二


材料三   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

年份钢(万吨)煤炭(万吨)棉织物(亿平方米)谷物(万吨)
1928425.1355118.217330
194018716592.327.159564
增幅(%)308367.2549.0948

材料四   1945年后)苏联工业的发展已出现停滞现象……其部分原因是,苏联的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另一同样重要的原因是官僚主义的计划不切实际,过于重视重工业,不根据消费的喜好和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依据材料一,当时苏俄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对农民产生了什么影响?
(2)促使材料二苏俄粮食产发生变化的政策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3)依据材料三,苏联发展经济采取了什么方针?这一方针有什么积极作用?
(4)导致材料四中现象出现的根源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说说你对发展工农业生产的认识。
2023-06-2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大成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929~1931年,苏联研制了第一批液体火箭发动机。1949年自行研制的P—1A火箭发射成功,为设计和制造大型火箭奠定了基础。1957年,以洲际导弹为原装改造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加加林成功升入太空。这表现苏联(       
A.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B.国家制度体系具有一定优势
C.工业发展水平赶超欧美D.探索出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世纪30年代,苏联曾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竞争激烈、急于出口的时机,成为当时西方先进技术设备的最大买主;同时,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说明当时苏联(       
A.对经济政策进行了根本性调整B.工业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C.已经开始反思斯大林体制的弊端D.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24年,苏联领导人布哈林指出,由于存在着大量的小农经济,苏联的经济技术极端落后,所以苏联要建立起的社会主义,“在发展的时期内将是一种落后的社会主义”,或叫作“亚细亚形式”的社会主义。这种观点(     
A.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内涵B.是农业集体化运动的产物
C.表明新经济政策即将调整D.推动了苏联模式逐步建立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大批工人进入工厂工作。很多棉纺织厂不仅没有新鲜的空气,还有大量的飞絮和尘埃,以至工人到40岁就丧失了劳动能力。更为严重的是大量的童工进入工厂,干着成人的活拿着低廉的工资。到1830年,英格兰的大城市中没有一个完全安全的饮用水供应,最为典型的是泰晤士河,河流被污染后散发出的臭气,导致河边议会大厦的窗户都不敢打开。

材料二   英国议会改革派经过在全国范围内对工人阶级的调查,向议会和政府作出了报告。经过多方努力,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工厂法》,规定不准使用九岁以下的童工。1847年通过的《河道法令》规定,禁止污染饮用水。1848年通过的《公共卫生法》要求把污水和废弃物集中处理。在19世纪8O年代还相继出台《工人阶级住房法》等进一步改善工人的住房问题。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宏图《19世纪欧洲的社会革命与化解》

材料三   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并废止1921年签订的英苏贸易协定。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作斗争”。

与此同时,孤零零的苏联看起来似乎不堪一击。虽然新经济政策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韩冰《斯大林》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解决工业化问题的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举措带来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为什么强调重工业建设?
2023-05-24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31年,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将每周7日工作制改为6日工作制,改革工资制度,大幅度提高钢铁、机器制造行业以及熟练工人的工资,还强调全力发展苏维埃商业,废除了一些工业品的凭票售货。这表明当时苏联在经济建设中(     
A.注重调整国民经济结构B.不断提高工人收入水平
C.试图发挥经济杠杆作用D.逐渐形成计划经济体制
2023-04-15更新 | 923次组卷 | 9卷引用:甘肃省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