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20 道试题
1 .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15世纪以来,世界大国的崛起的历史就是创新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时,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这三国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材料二 列宁时代,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相当的弹性;而斯大林则以强硬的手段,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斯大林认为,我的工业化资金只能靠我自己内部来积累,内部来积累呢,那主要当然要来自于农业……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

——以上材料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荷兰、英国和美国三国对市场经济是怎样创新和发展的?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什么新变化?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列宁和斯大林是怎样探索的?依据所学知识,评价这种斯大林时代所形成的经济社会管理模式。
2020-07-1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1922年,苏联全国公私零售商业(不包括小商贩)已达47万多家。为进一步恢复发展经济,1923年苏联诞生了零售商业信贷业务。但从20年代末苏联减少了对消费品生产的投资,零售商业贷款开始萎缩,1935年终止。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B.新经济政策的发展
C.工业化迫切需求下的调整D.战后经济体制改革
3 . 苏(俄)联在七十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如图所示的几次大规模的政策调整。这些政策
A.得到了苏联人民的大力支持B.有利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健康发展
C.反映出农业问题的复杂性D.贯穿计划经济的理念
2020-07-17更新 | 88次组卷 | 3卷引用: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重难点突破(中外历史纲要下)
19-20高一下·江苏南通·期末
名校
4 .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德国军队突袭苏联……希特勒微笑地声称,要在莫斯科红场举行庆祝仪式,但他很快就笑不出来了,……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工人们,驾驶着刚刚造好的坦克,直接出场,迎战德军。”材料从侧面反映苏联
A.战时共产主义成效显著B.工业化建设的成就突出
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显现D.二战后的改革成就辉煌
2020-07-16更新 | 241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预测性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的恢复资本主义,尤其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28年,斯大林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农业方面,……苏联政府成功地消灭了几乎所有的私人农场,但集体化农业的产量却被证明是非常令人失望的。……苏联当时消费品不仅匮乏而且昂贵并且质量低劣。……尽管五年计划取得了成就,但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这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1992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大多数西方人认为苏联不值得仿效的理由。
(3)有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你赞同这一说法吗?简述你的理由。
2020-07-16更新 | 19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1929年5月,苏联设立了“外国咨询中央局”,专门负责设备、技术和人才的引进业务。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向美国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此现象说明
A.苏联化外部危机为本国经济建设的契机
B.计划经济体制是苏联经济发展唯一模式
C.美国的大力援助,推动苏联经济的发展
D.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经济结构失衡
7 . 苏联在一五计划完成后,基本上实现了农业集体化,参与集体农庄的农户已占65%。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播种面积约占全国播种面积的83%,社会主义工业已占全国工业的99% ,成了工业中占绝对统治地位的领导地位。苏联的经济发展
A.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B.构建了两极格局新秩序
C.推动了新经济政策走向成熟D.助推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8 . 下表为“1913—1940年欧美诸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比较表”,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国别城市人口比重年均增长率第三产业人员比重年均增长率每千居民受过普通教育人数年均增长率
俄国(苏联)2.31.45.1
美国0.71.10.4
德国0.31.0—0.9
英国0.2—0.1
法国0.70.7—1.6

A.俄国和美国逐渐成为世界超级大国B.欧洲完全失去了世界中心地位
C.十月革命推动了俄国的现代化建设D.战争使得资本主义家发展倒退
9 . 有学者认为:从斯大林时期起,历届苏朕领导人不顾生产力水平,只凭人为的生产关系变革向共产主义过渡。这种超前的“穷过渡”的社会主义模式必然难以维持长久。材料认为斯大林模式
A.由于超越经济发展阶段而存在弊端B.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自然形成的
C.通过排斥资本主义以变革生产关系D.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选择
2020-07-14更新 | 13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上石桥高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部分行业指标和完成数
煤炭生铁汽车
计划指标7500 万吨1000 万吨10 万辆
追加指标1700 万吨20 万辆:
实际完成数6400 万吨616 万吨2.39 万辆
上表反映了苏联
A.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发展B.快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愿望
C.军事实力与美国相匹敌D.斯大林模式受到严重冲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