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掀起了先锋建筑理论与创作浪潮,如城市主义者构想可容纳千人以上的未来集合式的理想住宅,另一批建筑师则积极探索经济性和集体性的现代住宅形式。这一系列建筑风格反映了当时苏联(     
A.依靠行政命令推行城市化B.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
C.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的盛行D.社会主义与工业化的时代需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解决技术干部问题,斯大林先后提出“革命青年向科学大进军”“在改造时期,技术决定一切”“干部决定一切”。这(     
A.促进了苏联文化教育体制的改革B.激发了民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C.适应了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D.扭转了苏联阶级矛盾尖锐的局面
2024-05-1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南平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024·广西柳州·三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927年11月,苏联最高苏维埃机关报《消息报》刊登了敖德萨州五个村的农民写给苏维埃政府的信,信中说:我们这些贫农,一无马匹,二无农具,无法耕种所分得的土地。自从看见拖拉机耕作之后,就再也不愿意继续贫农的小经营了。这说明苏联(       
A.营造农业政策调整的舆论氛围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损害农民利益
C.片面发展重工业制约农业发展D.工业化有利于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2024-04-09更新 | 226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福建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23-24高三上·天津南开·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苏联画家尤里·皮门诺夫在创作于1927年的作品中,描绘了工人们正在工地的前台辛勤地工作,苏联工人绝大部分是白色人种,但画家在画作中把一些工人的脸和身体的颜色画成了黑色。尤里画作的这一表现方式(     
A.凸显了工人阶级的英雄形象B.强调了一五计划中重工业的发展
C.反映了画家艰苦的生活环境D.体现了冷战背景下苏联绘画特点
2023-11-10更新 | 299次组卷 | 4卷引用:黄金卷03-【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福建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表格。据此可知(     
1922—1933年苏联自德进口主要商品(单位:亿卢布)
品类机器和设备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产品等合计
金额41.6514.932.926.5766.07
1922—1933年苏联对德出口主要商品(单位:亿卢布)
品类原油和石油产品木材毛皮和毛皮原料小麦、黑麦和大麦食品合计
金额4.63.599.995.3710.4534
A.德国成为苏联的主要贸易伙伴B.苏德两国的贸易摩擦日益加剧
C.苏联利用经贸往来推进工业化D.世界经济危机对苏联冲击严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29~1932年,苏联政府多次通过扩大出口产品生产和提高质量的决议,并加强了对出口任务监督,完成出口计划成为苏维埃的关注中心。1931年,劳动与国防委员会作出决议:把国家出口外汇收入的一半划归企业支配,以弥补它们进口需要。苏联的这些举措(     
A.应对了经济大危机的冲击B.打破了西方世界的贸易垄断
C.筹集了工业化所需的资金D.改善了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
7 . 1931年至1933年间,苏联进行了全面的工资改革,其中工人最低工资与最高工资的差距由以前的1:2变为1:3.8,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的平均工资与勤杂工平均工资的比例由1931年的3.6:1扩大为1934年的4.3:1。这一改革
A.违背了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B.顺应了工业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C.造成了苏联阶级矛盾的激化D.深化了新经济政策的改革力度
2021·广东·高考真题
8 .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大力发展中等技术教育,到1927年俄罗斯联邦就有672所中等技术学校。此外还成立工农速成班,招收未受过中等教育的工人和青年农民。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B.促进中等技术教育普及
C.完善新经济政策D.冲破西方技术封锁
2021-06-09更新 | 8494次组卷 | 70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5(福建专用)
2021·新疆·模拟预测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走上了现代化道路。全民教育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智力成为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站在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在1871年统一后的四十多年时间里,德国经济出现了跨越式发展。在科学和教育的基石上,俾斯麦找到了后发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发展模式:把国家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由国家制定政策和法律引导经济运行的方向。到1913年,当德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时,德意志战车启动了。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这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最黑暗、最惨痛的一页。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采取超越发展战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源自列宁。他从国际国内斗争的形势出发,认为苏联现代化的实质就是落后追赶先进,跟上时代步伐,即采取超越方法把经济基础从小农经济变成大工业经济。为了尽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列宁引入掌握强制力量的国家机器作为经济的组织形式,进而形成了与超越战略相协调的发展模式。斯大林把列宁的超越战略进一步推进,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当资本主义世界发生危机时,苏联经济却保持稳定增长,并取得很大成就,这无疑是苏联模式的成功之处。但是,超越战略所引发的社会高速度、全方位的急剧变革,各种目标如经济增长、计划与市场、社会公平与稳定、民主与法制建设等,相互之间并非完全相容,有时甚至激烈冲突。苏联模式的某些弊端也由于愈演愈烈的冷战局势强化起来。

——摘编自康沛竹《中国近现代史前沿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德国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采取“超越发展战略”的原因及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德国和苏联的兴衰中得到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马格尼托戈尔斯克钢铁厂是苏联“一五”计划期间新建的大型企业。它以美国最先进的麦基钢铁公司为蓝本,有450多名美国专家和技工参与设计,以及200多名美、德技工参加施工。这表明当时
A.西方放弃对苏联经济技术封锁B.新经济政策得以继续贯彻
C.苏联抓住机遇推进工业化建设D.美、德借机摆脱经济危机
2021-05-12更新 | 195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