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当初是赞同新经济政策的,在列宁逝世后还为坚持新经济政策进行过斗争,但1927年底至1928年初发生的粮食收购危机使其对新经济政策的态度发生了转向。斯大林认为这次危机是由于工业的发展速度太慢,社会主义积累太少造成的。因此,他提出,绝对不可以减缓工业的发展速度,并迅速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以保证国家所需的足够的商品粮。1929年底又公开宣布废除新经济政策,在全国推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展开对资本主义的“全线进攻”,高速实行“消灭阶级,建成社会主义”的工业化,终于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建立起以高度集中为特征的管理体制,即苏联模式。

——摘编自徐学庆《苏联模式探析》

材料二   苏联模式有着官僚主义、主观主义、沙文主义和专制主义的作风,党和国家最高权力完全集中于一人,民主监督机制几乎处于摆设。它还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完全排斥市场经济和商品货币关系,用政治上强制性的手段来实现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斯大林执政期间,十分重视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理论的学习,认为马列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无产阶级革命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等的科学,就像是指南针和启明星一样。当时苏联人民在思想上呈现出极大的同一性,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不断增强,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思想搞得太死、太单纯、太封闭等许多严重问题。

——摘编自彭婉萱《苏联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及其特征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苏联模式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苏联模式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模式的影响。
2023-05-3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对传统理论和体制发出了严峻挑战,建立起了受国家政权领导但又为国家服务的特殊的“资本主义”,并且为小生产者的存在正名:农业上,每一户的粮食税额取决于它的土地数量、家庭人口、收成和财产状况,多打粮就能多得粮食,因此受到了农民的欢迎在这一政策下,农民可以把多余的粮食拿到市场上去出卖,这就打开了市场的大门,为商品的流转、商品经济的恢复和活跃创造了条件。此外,这一政策还改变了内战后期产品的免贵分配,允许商品买卖合并实行按技术高低、贡献大小付酬。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

材料二   斯大林往往打着列宁旗号,大量地引证列宁的话,实际上斯大林与列宁的联系是非本质的。斯大林主义是背离列宁的思想的。在军事共产主义结束后,列宁强调把全国视为一个合作社,向社会主义过渡是长期的,并且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过渡形式,而斯大林对苏联体制进行了彻底改革。《消息报》评论员鲍文认为,需要彻底改革的斯大林模式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经济过程中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方法,这也对此后的领导人产生影响。

——摘编自陆南泉《对斯大林模式的再思考》

材料三   关于苏联的部分观点

人物观点
美国前总统布什苏联发生的事情(苏联解体)是我们价值观念的道义力量的胜利。
一些西方学者极权主义这一管理体制最终必然走向可悲结局。
吴雄丞戈尔巴乔夫推行了一条“拆除社会主义大厦”的路线。

——摘编自林志彬《苏联剧变原因探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斯大林模式的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8年,苏联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其间斯大林格勒施拉机厂建成投产,并逐渐成为苏联最大的国有施拉机厂,高峰期年产量占全苏一半以上,战时可转产坦克。该厂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从西方大量引进技术和机器设备--美国、德国建筑师和工程师提供技术指导,生产设备由美国引进。

——摘编白钱诚《人力资本生态论:危机中的人才流动》

材料二 1953年以前是苏联政治笑话的产生和初步发展阶段,1953年以后蓬勃发展,特别是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达到顶峰。“你知道这个笑话吗”成为苏联城镇民众的日常交流。最快的时候,“一则政治笑话在六到八小时左右便会传遏如莫斯科大小的城市”。

——摘编白《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政治笑话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建立发展的有利条件,并简婴概括其发展所体现的苏联经济建设的基本特征。
(2)从材料二中任选两则笑话,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们各自反映的现实问题.进而谈谈你对“政治笑话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献”的理解。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苏联的兴衰留给大同崛起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