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下图为1918—1937苏联(俄)国民经济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经济政策延续促进了投资总额增加B.高度集中模式保证了产业结构均衡
C.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国力快速增长D.经济体制改革调整了国民经济结构
2021-01-22更新 | 241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2 . 下图为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摘自周尚文等著《苏联兴亡史》)

A.两个相对高点的出现表明斯大林模式还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50年代中期的高点得益于对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的改变
C.60年代初期的低点主要原因在于恶劣的气候造成粮食的歉收
D.80年代后的经济状况源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点在政治领域
4 . 下图是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工农业产值增长示意图,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在于苏联
A.严峻的国际形势急需实现工业化
B.经济建设中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C.优先发展重工业以提升国际地位
D.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018-12-1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新泰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的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种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摘编自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二下表为1966-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示意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28年以后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目的有哪些。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苏联时期的农业集体化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经济在1966-1970年增长及以后下降的原因。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5﹣18世纪中期在欧洲流行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1776年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中抨击了重商主义,他提倡自由贸易和开明的经济政策。19世纪中叶,英国废弃了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

﹣努松《重商主义经济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当•斯密经济主张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表》

项目1913192819321937
世界世界世界欧洲欧洲欧洲
工业总产值553221
机器制造业442121
电力15107432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13﹣1937年俄国/苏联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并分析取得上述成就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下图是战后美国经济增长率的示意图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图中美国经济发展出现“黄金阶段”的原因。
2018-09-29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河北省唐山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苏联经济阶段年平均增长率示意图。该图说明苏联
A.经济发展与政策调整密切相关
B.三次经济改革使苏联经济不断下滑
C.新经济政策推动了工业化实现
D.斯大林模式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8 . 下图是苏联轻工业和重工业年增长率示意图,据图可知“二五计划”期间的苏联
A.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工业发展受到体制严重阻碍
C.注意到了工业结构平衡问题
D.工业体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是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工农业产值增长示意图。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在于苏联
A.经济建设中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B.形成了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
C.严峻的国际形势急需实现工业化
D.优先发展重工业提升国际地位
10 . 下图为苏联1公担稞麦可交换的《物品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集体农庄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B.工业发展快导致农业严重滞后
C.农产品低成本制约了价格上涨
D.农业劳动转为工业发展的资金
2017-10-23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