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的发展、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真正的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20世纪30年代)当绝望和大萧条袭来的时候,……通过新的政策、新的工作和新的共同目标战胜了恐惧。是的,我们可以!”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演讲文稿

材料二: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1985年苏联人均收入为西方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生活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更大。而且,主要消费品长期短缺、供给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一战前的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在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1985年人均住房面积仅15平方米,为西方国家50%;每百户汽车拥有量为14辆,仅为西方国家的17.50%。

——《全球通史》

材料三:粮票(1955年起发行至1993年停止流通)曾关系到国计民生,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仍能昭示那个时期的经济体制特色,颇具史料价值。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是1983年7月8日由深圳市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发行的,它打破了“股票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的旧观念。此后,上市公司在中国纷纷涌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新的政策”是指什么?该政策“新”在何处?
(2)材料二反映了苏联社会发展的什么问题?为此,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曾进行过改革,结果如何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真正的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20世纪30年代)当绝望和大萧条袭来的时候,……通过新的政策、新的工作和新的共同目标战胜了恐惧。是的,我们可以!”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演讲文摘
(1)材料一中“新的政策”是指什么?该政策“新”在何处?
材料二 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1985 年苏联人均收入为西方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生活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更大。而且,主要消费品长期短缺、供给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一战前的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在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1985年人均住房面积仅15平米,为西方国家50%;每百户汽车拥有量为14辆,仅为西方国家的17.50%。
——《全球通史》
(2)材料二反映了苏联社会发展的什么问题?为此,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曾进行过什么改革?结果如何?
材料三

注:粮票(1955年起发行至1993年停止流通)曾关系到国计民生,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仍能昭示那个时期的经济体制特色,颇具史料价值。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是1983年7月8日由深圳市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发行的,它打破了“股票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的旧观念。此后,上市公司在中国纷纷涌现。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图一到图二反映出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D.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
2023-08-16更新 | 532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全国卷2精编版)
4 . 历史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在复习“大国兴衰”时,刘老师运用不同的方法,设计了如下学案,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探究一【图文说史—探讨英国崛起】

我认为“光荣革命”带来了政治稳定的局面,其最重要的结果就是普通国民感觉有一个可以信赖的政府。由于对政府持有好感,国民愿意纳税来支持政府。

——伦敦大学皇家学院教授安德鲁波特

(1)上述史料反映了英国崛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探究二【导图说史—阐述苏俄(联)兴衰】
   
(2)根据以上思维导图,简述苏俄(联)兴衰的过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在复习“大国兴衰”时,刘老师运用不同的方法,设计了如下学案,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探究一【图文说史-探讨英国崛起】

   

(1)上述史料反映了英国崛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探究二【导图说史-阐述苏俄(联)兴衰】

   

(2)根据以上思维导图,简述苏俄(联)兴衰的过程。
2023-07-1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金坛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及挫折

材料一   赫鲁晓夫所进行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战后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对后来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应该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开拓者。他勇于突破旧的模式,探索新的道路,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但是,他毕竟受到历史局限性的束缚,对社会主义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病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还缺乏全面的、深刻的认识,因此,也就不可能产生成熟的改革理论和思想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年均增长率为8.4%。第二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7.1%,比前五年下降1.3%,其后五年又下降2.6%。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


(1)史料一是如何看待赫鲁晓夫改革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
2021-08-19更新 | 19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第12讲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99月,赫鲁晓夫访美后,在苏联推动玉米的扩种工作。1960年,苏联玉米播种面积达到2800公顷,1962年又扩大到3700公顷,在日光不足的高纬度地区,农民也被迫种植玉米。19591962年,农产品的年均增长率仅为1.7%;1963年,则为负增长,按价值计算的总产量低于1958年的水平,国内的面包供应出现了严重困难。严重缺粮和缺饲料,导致苏联农场大量屠宰牲畜,结果使得肉、油、蛋及其他产品严重缺乏。到1964年,肉类产品在各地几乎普遍出现长时间脱销。

——摘编自陆南泉《苏俄经济改革二十讲》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在改革农业管理体制和发展农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于1969年制定了新的《集体农庄示范章程》。从1965年起,国家实行“固定收购,超售奖励”的办法。同时,大范围地提高收购价格。对庄员实行有保障的劳动报酬制度,对个体农牧副业发放银行贷款,减少税收,放宽私有牲畜头数,扩大拥有宅旁园地的居民范围,放松农庄市场价格。大量增加农业投资,用以解决农业机械化、化学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土壤改良等。同时,注意建设农产品商品基地,加强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19661970年,苏联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达4.2%,较19611965年提高1.9%。1981年,苏联的小麦、甜菜、土豆、牛奶等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棉花、肉、蛋的产量居第二位,谷物产量居第三位。但是,苏联农业落后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国家统得仍然过多,“吃大锅饭”问题仍然存在。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出现物资供应困难局面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勃列日涅夫农业改革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简要评价。
2024-05-3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邢襄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列宁强调,“只有共耕制才是出路,现在我们的任务是过渡到共耕制,过渡到公共的大经济”。战时共产主义结束后,1921年4月列宁在《论粮食税》中首次表述了他的合作社思想,指出“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农业合作社),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随着新经济政策的实行以及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展开,列宁对合作社的认识逐渐深化,其合作化思想也逐渐完善起来,并对后来产生了一系列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曹英伟、卢婕《列宁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其对中国农业改革的意义》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苏联当局在发展农业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但还是跟不上国内需求的增长。从“九五”计划(1971—1975年)期间农业的执行情况看,农业产量的增长率就已经放缓了,“十五”计划期间农业的表现更糟糕。“九五”和“十五”计划期间,谷物产量的增长都比既定指标差多了。为了弥补国内消费的短缺,苏联不得不大量从国外进口粮食。苏联购买的要在1972年7月1日到1973年11月1日交货的粮食已大约有3100万吨,它的硬通货价值在20亿美元以上。整个“九五”计划期间,谷物净进口为 5500万吨,“十五”期间达到1.02 亿吨。从 1973年起,苏联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

——摘编自赵健《20世纪70—80年代中苏农业体制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农业合作化思想形成的背景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70-80年代苏联出现农产品供应困难局面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苏俄(联)农业政策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2023-07-2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是由无数个片段组成的,每一个片段都不是完美的,都是复杂多面的,但是它们对整个历史都有其阶段性的价值。特别是那些形成历史逻辑的关键环节,应当予以必要的肯定。当我们批判历史上的每一个不完美的片段时,都不能完全否定它在历史链条上的价值,甚至也需要找出它之所以发生的“理由”。这历史尽管不是笔直的,但却是进步的;尽管是非线性的,却是螺旋上升的。我们只有深入当时的历史条件找出造成历史灾难的因素,也找出曾经的思想闪光,尽管这些思想成果并不完美,甚至当时也未能达到社会共识,但也是我们不断认清事物的一个过程,否则不可能一步达到真理。历史研究也不是为了预测未来,而是在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找到可以借鉴的东西,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曾经发生过的社会灾难。

——(杨利川《我对保守主义的思考》)


依据材料所述,从所学知识中提取一个“历史发展片段”,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对片段的提取符合材料主旨,阐释充分且多角度,语言表达简练)
2023-07-21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神州天立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以其温和性和包容性化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后期产生的诸多问题,逐步扭转了刚性有余、柔性不足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给苏俄带来的不利局面,使得整个社会发展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转变。新经济政策是“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这些办法在工农业雇佣工人占大多数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是完全不需要采用的”。

——摘编自舒新《新经济政策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启迪再探》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些国家的新一代领导人在回到欧洲去的强大思潮中,不是继续寻求社会主义改造的新路,而是盲目崇拜、全盘肯定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在这种形势下,西方国家凭借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起来的实力,实施“超越遏制”战略,……结果,在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社会主义遭受了严重的挫折。

——摘编自黄宗良等《斗争·合作·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刚性有余、柔性不足”,分析新经济政策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社会主义遭到严重挫折”的表现,分析造成“严重挫折”的原因。
2022-09-07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