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赫鲁晓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B.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C.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D.力图解决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2023-01-19更新 | 759次组卷 | 98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56年苏共二十大制定“六五”计划规定,五年内生产资料生产增加70%,消费品的生产增加大约60%.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修改了“六五”计划,提出了要在3-4年时间里肉、黄油、牛奶产量赶上美国。这表明当时苏共
A.准确定位美苏差距加快工业发展B.力图消除斯大林模式的负面影响
C.试图把工作重心转移至经济建设D.逐步放弃与美国冷战的外交战略
3 . 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50年代的一个海报,它反映了
A.斯大林模式B.赫鲁晓夫改革C.勃列日涅夫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
4 . 1954-1959年,苏联农业产值以平均每年70%的速度在增长。1958年同1953年相比,谷物产量增长了76%。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A.重点在农业方面
B.符合苏联的国情
C.实现了根本突破
D.取得了一定成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7年5月10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发布法令,将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部撤销,中央仅保留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重型机械、交通运输建筑等部;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企业。此举的影响在于
A.使苏联逐渐走上市场经济道路
B.为后来苏联的解体埋下伏笔
C.大大削弱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D.激发了地方工业建设的积极性
2017-09-16更新 | 707次组卷 | 23卷引用:安徽省蚌埠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