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赫鲁晓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学者指出,随着计划指令型的工业化进入更高的阶段,公有制、计划性和中央集权的结构这三个要素的形式和功能就面临自我革新、使基本模式发生转换的任务。这有助于理解(     
A.苏俄施行新经济政策的历史背景B.苏联模式必然要进行改革的原因
C.两极格局走向瓦解顺应历史潮流D.战后资本住义国家新变化的起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C.冲击了“斯大林模式”D.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2024-03-17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9-20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6月的“农业信贷法令”把信贷业务合并为土地银行、生产信贷、中级信贷和合作信贷等四类,并且大大地扩大了当时的信贷范围。农业调整局把注意力集中于棉花、小麦、玉米的减产。联邦剩余产品公司收买剩余产品,把他们分配给各州救济机关;通过防洪工程划拨大批款项修建各州之间的公路,以及划拨大量资金使农村电气化以大力支持农业的办法。

——《美国经济史》

材料二 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总产量生荒地的产量其他地区的产量
195382.526.955.6
195485.637.348.3
1955106.847.759.1
1956127.663.364.3
1957105.038.166.9
1958141.258.482.8

——据李明海《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农业改革及评价》整理、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编制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新政中的农业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主要作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苏联、中国农业产量增长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农业政策调整应遵循的原则。
2020-06-13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十月革命后,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也不乏遗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米艳《试论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材料二 赫鲁晓夫上台时苏联的农业问题十分尖锐。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改革农业计划制度。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在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

——《苏联真相》


(1)材料一中苏联采用的“非常手段”是什么?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型现代化途径”的“新”还表现在何处?
(2)根据材料二概括赫鲁晓夫执政后是如何进行农业改革的?改革失败的原因何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
D.一定程度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2019-07-13更新 | 214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斯大林去世后,后继的苏联领导人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改革,但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其中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从实质上来讲都是由于
A.把重点放在农业上
B.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C.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