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赫鲁晓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赫鲁晓夫对苏联经济、政治等方面进行改革,其措施中我国可以借鉴的是(  )
A.推行政治多元化B.扩大玉米种植面积
C.强化了阶级斗争D.加大农业投入
2023-08-3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苏联共产党……一直关心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因为重工业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一切部门、加强我们祖国的国防、增进人民福利的基础。这就是我们党的总路线,它经过苏维埃国家发展的一切经验的考验,符合人民的切身利益。苏联共产党今后也要十分坚定地贯彻这条总路线。

材料二   党中央委员会在几次全体会议上已经揭露了农业领导上的严重的缺点和错误,并且制定了提高谷物和畜产品产量的大规模的计划……为了认真改进对农业的领导,必须使我们的干部注意经济问题,注意减少生产中所花费的劳动,现有的材料表明,我国生产一公担牛奶和肉类所花的劳动要比美国多得多……

——摘编自《赫鲁晓夫代表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所作的总结报告》(1956214日),齐世荣总主编,张宏毅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1分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苏联模式的弊端,并列举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措施。
(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2023-07-30更新 | 230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54~1956年,苏联各部和主管部门撤销了一半以上的处、司、局和总管理局,下放了1万多个企业,国家指令性指标减少52%左右,扩大了企业在计划、财务、劳动工资等方面的自主权。这些举措(     
A.加强了对企业的领导B.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提高了企业职工工资D.调动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
2022-07-16更新 | 403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54年1月,赫鲁晓夫在给苏共中央主席团的信中指出,“粮食生产现在还保证不了需求,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全部需要”。1953年的粮食收购量同1948年大体相等,可是消费量却增加了50%以上。为了扭转形势,苏联实行(     
A.余粮收集制B.粮食税C.义务交售制D.收购制
2022-07-11更新 | 24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赫鲁晓夫改革的最大功绩在于(     
A.农民得到了一定的自留地,生活水平有所改善
B.通过推行“物质利益原则”,工人的收入有所提高
C.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达10%以上
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
2022-07-06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53年至1958年,苏联农业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6.8%;而在1958~1964年,农业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只有1.7%。1963年,苏联出现严重的粮食危机。对这时期的苏联经济认识最准确的是(     
A.改革早期农业取得成效B.改革后期全面陷入困境
C.对改革的前景过于乐观D.经济改革盲目求快求急
2022-07-05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多所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58年6月,苏共中央全会通过决议,决定对农产品的采购制度和采购价格进行全面改革。取消现行的义务交售制和对机器拖拉机站工作的实物报酬制,改成统一的国家采购形式。这一做法旨在
A.恢复发展国民经济B.废除斯大林体制
C.促进农业生产发展D.实现国家工业化
2022-06-2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如图可以用来佐证当时苏联
A.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B.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C.斯大林体制被人们抛弃D.经济失去了上升的空间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斯大林时期,苏联的农业长期徘徊不前。农业的长期落后不仅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影响了工农联盟的巩圆和政局的稳定,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后,大规模建立国营农场,扩大农业经营规模,以保证国家和居民对农产品的日益增长的需要。赫鲁晓夫在缩小农业部的职能范围,将组织生产活动的管理权下放给各加盟共和国和地方的同时,还改革农产品采购制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放宽对个人副业的限制,加强对集体农庄和庄员以及职工的经济刺激和物质鼓励。赫鲁晓夫的不少改革措施,推动了苏联农业的发展,并在以后的经济改革中一直被其后继者保留和沿用。

——摘编自金泉源《赫鲁晓夫的农业体制改革》

材料二20世纪40年代末,南斯拉夫政府多采取行政命令管理农民,但这些命令大多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致使农业合作化运动未能取得预期效果。1953年,南共中央颁布决议,规定农民“可以完全自愿地加入和退出合作社”,“在合作社形式上予以更多的灵活性和更多的自由”,允许土地的自由买卖。农村中的合作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是在社会所有制经济组织与

个体农民之间进行的。既有社会所有制经济组织与个体农民之间的低水平合作,如经济组织向农民提供良种、化肥、农药、技术指导等,而农民按合同向经济组织出售农畜产品;也有高水平的合作,表现为社会所有制经济组织与个体农民进行的某种产品的生产或某项经济活动方面的合作。这种具有自己特色的体制,尽管对某些消极因素未能及时纠正,但确实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摘编自李仁峰《南斯拉夫农业的发展和面临的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背景和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苏联相比,南斯拉夫农业改革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10 . 如图所示,苏联此时经济的增长主要归功于

1953-1958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
A.斯大林B.勃列日涅夫C.戈尔巴乔夫D.赫鲁晓夫
2021-09-30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