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赫鲁晓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表格:

表一:三十余年来苏联工农业发展指数

项目
时间
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
1913年100100
1917年8871
1928年(全盘集体化前)124132
1940年(德国入侵前)141852
1953年(斯大林逝世)1462143

表二:赫鲁晓夫时期(1953年-1964年)的农业状况

年份195219541957196019621964
农业总产值
(10亿卢布)
39.841.043.155.463.069.5

——摘编自樊亢《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七十年——苏联经济发展史》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请结合数据说明,表一反映了1928年(全盘集体化前)—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期苏联经济发展的哪一突出问题。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2)相比1928年(全盘集体化前)—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时期苏联的农业发展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变化?这一变化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

2018-02-2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 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1
2 . 下表为苏联1953-1958年粮食总产量统计表。这说明当时苏联
年份195319541955195619571958
总产量(单位:万吨)8250856010370125001026013470

A.人均粮食占有量不断增长B.农业集体化取得明显成效
C.农民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D.生产关系调整具有合理性
3 . 下表反映了1953年、1965年苏联集体农庄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该时期苏联
时间1953年1965年
集体农庄数(个)9330036300
平均农户数(户)211426
平均农业用地(公顷)41706100

A.经济模式进一步僵化B.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C.改革推动农业的发展D.农业集体化成效显著
4 . 下表反映的是1961~1985年苏联重工业(甲类工业)与轻工业(乙类工业)年均增长率变化情况(单位:%)。据此判断,这一时期的苏联
1961~1965年1966~1970年1971~1975年1976~1980年1981~1985年
整个工业8.68.57.44.43.8
甲类工业9.78.67.84.73.8
乙类工业6.38.46.53.93.9

A.放松了与美国的军备竞赛B.工业结构得到不断的调整
C.工业发展呈现出衰退趋势D.重视农业而轻视工业的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赫鲁晓夫担任苏共总书记后,决定东部大开发,以党的名义号召全国青年向荒地进军,一哄而上,掀起了苏联历史上有名的“开垦处女地运动”。由于选择优先发展农业,不符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环境,结果不仅粮食产量上不去,脆弱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苏共承认这个时期农业政策有错误,开垦运动得以停止。

材料二


材料三 下表为1981-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

年份1981-19851986-19891990
社会总产值3. 31.8-2
国民收入3. 21.0-4
劳动生产率3. 1-2

(1)根据材料一,概括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
(2)材料二中图表反映的是哪一位苏联领导人执政时期的什么历史信息?
(3)材料三中,1990年苏联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综合上述材料,你可以得出哪些启示?
2020-04-1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1
6 . 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苏联粮食产量统计表,由此可知此时期苏联
时间(年)195319541955195619571958
产量(万吨)8520856010370125001026013470

A.新经济政策的成效显著B.粮食产量保持连续增长
C.农业改革取得一定成效D.农业落后状况得以扭转
7 . 下表是苏联1960—1985年经济增长率百分比
1961—19651966—19701971—19751976—19801981—1985
6.57.85.74.33.6

——根据1985年的《苏联国民经济年鉴》


造成苏联25年来出现这种经济变化趋势的原因不包括
A.斯大林模式的僵化
B.与美国长期争霸
C.赫鲁晓夫和勃列涅夫改革的失败
D.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