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赫鲁晓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右图是1953—1958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实现了工业化
B.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C.废除了斯大林模式,促进了经济发展
D.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024-02-11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台温联谊学校2024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下图为苏联某个时期“玉米全速前进”的宣传画。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此画出自赫鲁晓夫时代B.未能遵循实事求是原则
C.为苏联实现工业化奠基D.片面追求玉米种植速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是1953~1983年苏联的实际GDP平均增长率柱状图,其中横坐标表示时间(年),纵坐标表示实际GDP平均增长率。根据柱状图,下列选项关于苏联实际GDP平均增长率的解读正确的是
A.五十年代增长得益于中央下放经济管理权
B.七十年代最大得益于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
C.出现两次负增长源于世界性石油经济危机
D.总体上的波动变化源于苏联经济模式变革
4 . 阅读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表,对表中数据解读准确的是
A.20世纪50年中期苏联国民收入处于高峰
B.20世纪50年代后苏联国民收入不断下降
C.勃列日涅夫改革一度推高了国民收入增长率
D.苏联经济在七十年代出现了滞胀局面
2017-06-17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双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3年,苏联农庄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粮食13.2%,土豆7.5%,牛肉5%;与之对应,人均粮食产益品为432千克,人均肉类产品为3O千克,分别比1913年低近70千克和2千克。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A.玉米运动造成农庄损失巨大
B.斯大林模式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C.农业生产技术长期停滞不前
D.英雄母亲政策造成人口增长过于迅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