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赫鲁晓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苏联中央和地方管理的企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变化(%)
年份中央管理的企业地方管理的企业
19506733
19555347
19564555
1960694

据表推知,赫鲁晓夫改革
A.赋予地方企业更多自主权B.限制了中央企业的活力
C.改变了计划经济管理体制D.加剧了经济的畸形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53年至1980年,苏联农业发展受到国内政策影响出现了一定变化。下列能够反映这一时期变化状况的折线图是
A.B.
C.D.
2021-12-17更新 | 435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初期,美国…从经济方面说,它虽然只占有全世界6%的人口和土地面积,却占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量的2/3,外贸出口额的1/3,黄金储备的3/4

——刘绪贻等《战后美国史》

材料二 美国与西欧、日本经济对比表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后美国建立其主导的的世界经济体系的有利条件和重大举措。
(2)根据材料分析说明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格局呈现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在政治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①②两个时间段中苏联经济出现问题的原因。
2021-11-02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1955年以前的苏联,国家下达的生产计划指标多达280项,详尽规定各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播种时间、技术措施、收割期限、产量等等;1955年起,国家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这一变化
A.使新经济体制得到了完善
B.配合了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C.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全盘否定
D.有利于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为苏联20世纪50年代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状况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总产量生荒地的产量其他地区的产量
195382.526.955.6
195485.637.348.3
1955106.847.759.1
1956127.663.364.3
1957105.038.166.9
1958141.258.482.8
A.新经济改革使粮食产量逐年提高B.集体农庄规模扩大提高农业产量
C.政府政策调整引发粮食产量变化D.国营农场和农庄开始实行租赁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统计,苏联1955年有集体农庄87500个,到1964年只有37600个,国营农场的数量则从1953年的4587个增加到1964年的10078个。这一变化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
A.意图协调苏联经济发展
B.侧重点放在农业领域
C.结束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D.未能突破新大林模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