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赫鲁晓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保加利亚城市瓦尔纳于1949年被命名为斯大林市,1956年改回原名。波兰城市卡托维兹曾于1953年被命名为斯大林格勒,1956年改回原名。匈牙利城市多瑙新城于1951年改名为斯大林城,1961年改回原名。导致这些城市改回原名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B.本国摆脱了苏联控制
C.苏共二十大的后遗症D.本国突破了苏联模式
2023-06-29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长期以来,苏联只注意重工业的增长,而忽视农业的发展。农业的落后,既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改善,也妨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此赫鲁晓夫(     
A.改革工业管理体制B.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C.突破原有经济模式D.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2023-06-28更新 | 6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29~1931年,苏联研制了第一批液体火箭发动机。1949年自行研制的P—1A火箭发射成功,为设计和制造大型火箭奠定了基础。1957年,以洲际导弹为原装改造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加加林成功升入太空。这表现苏联(       
A.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B.国家制度体系具有一定优势
C.工业发展水平赶超欧美D.探索出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56年,赫鲁晓夫指出,“苏联共产党一直关心重工业的优先发展⋯⋯这就是我们党的总路线⋯⋯今后也要十分坚定地贯彻。”据此可知,这一路线(     
A.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符合人民切身利益
C.利于国民经济比例协调D.未能突破苏联模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赫鲁晓夫上台时苏联的农业问题十分尖锐。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改革农业计划制度。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在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

——《苏联真相》

材料二   到这个时期,苏共二十大所激发的,而在随后的岁月中被保守主义的灭火队竭力加以扑灭的那股新的热情也逐渐派灭。1964年上台的领导人甚至不想去使国内政策恢复活力。经济方面的改革也是短命的,很快被俄国历史上最盛行的无所不在的行政命令和官僚主义的管理作风和管理方法所代替。

——俄罗斯专家格·阿·阿尔巴托夫对勃列日涅夫执政生涯的评价


(1)根据材料一,概括赫鲁晓夫执政后是如何进行农业改革的?
(2)据材料二,概括阿尔巴托夫对勃列日涅夫的基本态度。结合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的局限性。
2022-08-01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
6 . 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中,相对比较公允的是(     
A.“为苏联解体、苏共垮台这大山般的倒塌掘了第一锄”
B.“对苏联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否定”
C.“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但改革充满复杂矛盾”
D.“提高物质利益原则的作用,建立了市场经济制度”
7 . 1962年,利别尔曼教授提出,用利润、奖金等手段来发展企业的生产,把盈利率作为衡量企业好坏和规定奖金多少的标准。赫鲁晓夫支持利别尔曼的观点,国家只下达给企业生产的数量和交货期限两个指标,其余由企业自行制定,并在乌克兰的一些工厂试行。据此可知,赫鲁晓夫改革
A.废弃了部门管理的传统模式B.推动了单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C.利用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经济D.利用经济手段调动生产积极性
2022-05-30更新 | 1480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八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如表为1953~1958年苏联粮食产量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年份苏联粮食产量
19538250万吨
19548560万吨
195510370万吨
195612500万吨
195710260万吨
195813470万吨
A.将改革重点放在农业领域B.农业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C.改变了土地所有权制形式D.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从1958年起,苏联陆续出台了农业新措施,由国家通过计划以公顷计算收购量,按地区分别规定的统一价格收购一部分农产品,其余农产品可在市场上自由出售。这一措施有利于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B.促使苏联经济进入市场轨道
C.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为实现工业化积累所需资金
2022-01-23更新 | 662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金坛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从1954到1958年,苏联政府投资67亿卢布,动员数十万志愿者,共开垦荒地四千多万公顷,同期全国粮食产量增长50%以上,其中的三分之一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A.解决了经济结构不平衡的问题B.成为世界粮食出口大国
C.成功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经济改革侧重农业领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