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赫鲁晓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赫鲁晓夫撤销了中央的工业管理部门,设立经济行政区,将权力下放给各区的国民经济委员会,扩大地方对工业的管理权。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A.忽视发展农业经济B.实行新经济体制改革
C.已经突破苏联模式D.意识到现有体制不足
2 . 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B.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C.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D.力图解决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2023-01-19更新 | 759次组卷 | 98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58年赫鲁晓夫提出,力争1961年前在肉类、牛奶、黄油的人均产量赶上和超过美国,并要求各地党委书记向保证一年肉类增产两倍的梁赞州委书记拉里昂诺夫学习。赫鲁晓夫此举力图
A.扩大地方发展经济自主权B.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
C.顺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D.摆脱传统体制的束缚
2022-05-09更新 | 390次组卷 | 14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赫鲁晓夫执政后,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生产自主权,推行小组包工奖励制,又取消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放宽农民经营个人副业的限制。这些做法
A.以利益刺激调节农业生产B.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C.扭转了经济结构的不平衡D.不利于苏联经济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59年,苏联把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其下属的国民经济委员会管辖的工业,产值占全苏(联)工业总产值的72%,而中央直接管辖的工业,产值急剧下降。据此可知,苏联这场改革
A.使苏联走上了市场经济道路B.放弃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C.对高度集中体制进行了调整D.推动了工业总产值的增长
6 . 有人说:赫鲁晓夫的改革实际上是在传统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赫鲁晓夫把农业发展问题当成了政治问题,比如说利用“赶超美国”之类的政治口号鼓动群众,但却忽视了寻求、探索和总结农业经济发展的规律。材料认为,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失败的原因是
A.经济理论缺乏创新B.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C.个人崇拜思想意识严重D.损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2020-02-16更新 | 189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苏联1965—1975年农业发展的部分数据
灌溉土地面积(万公顷)农业总产值(亿元)农民月工资(卢布)
196598088353
197516601228120

苏联这一阶段农业的发展得益于
A.改革一定程度提高了农民积极性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C.美苏争霸中苏联占据了优势地位D.农业集体化进一步发展
8 .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将集体农庄庄员、职员的个人副业义务交售额降低了50%,鼓励庄员和职工发展私有牲畜。这一做法意在
A.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B.废除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否定公有制的主导地位
D.提高农庄生产者积极性
9 . 1955年起,(苏联)政府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1958年6月,政府还取消了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为农产品采购制,并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采购价格。这些举措
A.恢复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做法
B.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
C.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生活
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2019-05-18更新 | 1778次组卷 | 27卷引用: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斯大林去世后对苏联经济进行改革的第一个苏联领导人是
A.戈尔巴乔夫
B.勃列日涅夫
C.安德罗波夫
D.赫鲁晓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