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赫鲁晓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8 道试题
1 . 赫鲁晓夫于1961年至1965年期间在那些适合种玉米的地区推行“玉米运动”,提升了平均产量,使得农民能够自主规划自己的产品,提高了农民的纯收入,这些措施(     
A.用经济管理取代行政命令B.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生
C.推动苏联的经济高速发展D.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
2023-09-21更新 | 200次组卷 | 2卷引用:热搜题 纲要下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18-19高一下·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赫鲁晓夫上台后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下图是1953至196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对该图信息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A.冲击斯大林模式,初期取得一定成效
B.承认市场管理体制,造成了经济混乱
C.强化部门管理体制,降低生产积极性
D.与美国军备竞赛,致使经济全面滑坡
3 .

主要指标

1960

1965

1970

1975

粮食(万吨)

12550

12110

18680

14010

奶(万吨)

6170

7260

8300

9080

基本建设投资(亿卢布)

414

560

806

1129

电影院数量(万个)

10.34

14.54

15.7

15.41


表是1960~1975年苏联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统计表,据表可知,该时期(     
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B.民众消费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C.苏联改革的步伐逐步停滞D.产业结构失衡问题有所缓减
2022-07-09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9讲两个世界的新探索(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55年3月,苏共《关于修改农业计划工作的办法》的决议规定,给农庄农场只下达农产品采购量一项指标,其他生产计划均由农庄农场根据农产品采购任务与自己内部需要来确定。这项规定
A.有利于推动农业的发展B.提高了农业产品的质量
C.扩大了农作物种植面积D.实现了农产品足量供应
2021-04-19更新 | 293次组卷 | 6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20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53年—1964年,苏联农业生产增长了70%,工业生产增长了1.8倍,工人平均工资增长了约40%。这说明当时苏联
A.斯大林模式尚有影响
B.工业化推动了农业集体化
C.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D.摒弃了重工业优先的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20 世纪50年代,苏联政府发动大规模的宣传运动,动员人民前往西伯利亚等地区垦荒。垦荒运动使1954-1958年苏联的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到了1959年,垦荒区就出现了后继乏力的迹象。导致这一状况的因素包括(     
①政府对农业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            ②扩大耕地面积而未改变发展模式
③运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④社会生活需求发生了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05-14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押第15题 社会主义革命(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962年苏联学者利别尔曼建议,用利润、奖金、价格、货币等手段来刺激企业的生产,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在赫鲁晓夫的倡导下,围绕此建议展开了学术讨论。这一讨论
A.主张恢复新经济政策
B.使苏联经济进入市场轨道
C.动摇了公有制的地位
D.促进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2019-04-28更新 | 747次组卷 | 16卷引用:专题12 十月革命与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备战2020年高考历史精选考点专项突破题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59年,苏共通过的发展规划规定:1959—1963年国营农场的农产品成本应降低2.1%,但实际上却提高了24%、严重缺粮和缺饲料,导敛大量牲畜被屠宰,结果使肉、油、蛋及其他产品严重缺乏。这说明当时苏联
A.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根深蒂固B.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已被削弱
C.经济改革重点尚未转向农业D.地方经济自主权并未得到扩大
2021-02-26更新 | 270次组卷 | 6卷引用:【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人教版】-解密11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分层训练)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斯大林死后,苏联在各方面获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显而易见,赫鲁晓夫想使俄国受到尊重,甚至热爱,而不想让人们害怕俄国。他还想减少军费,增加农业投资,多生产消费品。他的外交总政策反映了他有结束冷战的愿望。他不顾莫洛托夫的反对,从奥地利撤军,将波卡拉和旅顺两个海军基地分别归还芬兰和中国,并与南斯拉夫改善了关系。他认为“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不只一条”,这一观点遭到了他的许多同事和毛泽东的反对。尽管由于西德加入北约,1955年华约正式成立,但赫鲁晓夫愿意与波恩建立外交关系。他还渴望与美国改善关系,尽管他的反复无常的行为和华盛顿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俄国人的不信任感使真正的缓和无法实现。同一年,赫鲁晓夫访问了印度、缅甸和阿富汗。从此以后,即亚非国家纷纷获得独立之际,苏联开始重视第三世界。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500年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的执政措施和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赫鲁晓夫政策制定的背景。
2021-03-30更新 | 266次组卷 | 2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20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下图为1954—1963年苏联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统计。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A.改变计划经济体制B.工农业的比例渐趋均衡
C.打破了斯大林模式D.农业改革取得一些成效
2023-06-05更新 | 11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高考辽宁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