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赫鲁晓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下图是20世纪苏联推广玉米种植,提高粮食产量的一幅宣传画。该作品反映了当时的苏联
A.农业领域的改革刻不容缓B.集体农庄的自主权有所扩大
C.农业经济的发展超越实际D.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得以提高
19-20高三上·江苏南通·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1955至1960年,苏联不断扩大地方领导人、企业经理、厂长的权力;还批准各加盟共和国拥有对本地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基本建设、财政资金、工农业产品价格等方面的决策权。上述措施旨在
A.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B.解除大部分小企业的国有化
C.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2018-11-24更新 | 28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随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9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1956年,赫鲁晓夫提出:要整顿劳动报酬制度,使工作人员从个人收入出发去关心生产。要在第六个五年计划中把工人和职员的月工资提高30%,把集体农庄庄员的收入至少提高40%。这反映出赫鲁晓夫的改革
A.重视物质利益原则
B.注意扩大企业自主权
C.试图消除城乡差别
D.强调工农业协调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2018-06-09更新 | 6385次组卷 | 85卷引用:第07天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每日一题·2018快乐暑假》高二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斯大林去世后,后继的苏联领导人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改革,但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其中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从实质上来讲都是由于
A.把重点放在农业上
B.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C.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