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赫鲁晓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D.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
2023-08-16更新 | 541次组卷 | 56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B.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C.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D.力图解决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2023-01-19更新 | 757次组卷 | 98卷引用: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北京市海淀区高二历史会考模拟试题2
3 . 1962年,苏联利别尔曼教授提出,用利润、奖金等手段来发展生产,把盈利率作为衡量企业好坏的标准。赫鲁晓夫支持这种观点,只给企业下达生产的数量和期限两个指标,其余完全由企业自行制定,并开始在一些地方试行。这表明苏联的改革( )
A.注入了某些市场经济的因素B.重点转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重新回到新经济政策的轨道D.突破了国家集中管理的体制
4 . 苏联在1955年以前,国家下达的农业生产计划指标多达280项。1955年起,国家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但是,这项决定没有得到认真贯彻,国家仍不时干预农庄的生产安排。这说明
A.苏联的国家机器运转不灵B.赫鲁晓夫的政策摇摆不定
C.苏联模式没有受到影响D.传统观念阻碍改革的推行
2022-06-21更新 | 341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64年苏联政府做出决定:对重工业企业,国家只下达产量计划和盈利计划,其他经济指标由企业自行制定;轻工业企业的产量和计划由企业自行制定。当企业完成计划时,企业可以从利润中提取奖励基金。由此可知,当时的苏联政府
A.用市场手段调节经济发展B.试图突破所有制结构模式
C.下放企业管理权给各地方D.给企业一定的经营自主权
2021-12-28更新 | 651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西陆川县中学2018届高三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的苏联领导人是
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
7 . 1954年,赫鲁晓夫决定在开荒地区新建大批国营农场,同时将经济困难的集体农庄改为国营农场。1958年决定大规模合并集体农庄,集体农庄数由1953年底的93256个合并到1958年底的69129个。这些措施
A.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突破斯大林经济模式的束缚D.超越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8 . 赫鲁晓夫的改革需要顾虑来自资本主义阵营的挤压和挑战,而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毛泽东认为赫鲁晓夫走的是“修正主义”道路。这导致赫鲁晓夫改革
A.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部分保留B.更加谨小慎微地慎重决策
C.进一步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D.实施以农业为中心的经济改革
9 . 根据下列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赫鲁晓夫改革
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总产量开荒地的产量其他地区的产量
195382.526.955.6
195485.637.348.3
1955106.847.759.1
1956127.663.364.3
1957105.038.166.9
1958141.258.482.8

A.大大减少了斯大林体制的弊端B.以农业改革为重点
C.推行开荒运动取得一定的成效D.埋下了失败的伏笔
2021-08-0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赫鲁晓夫时期为解决住房问题,在其倡导下全国各地建造了一大批采取统一工业化建造的“赫鲁晓夫楼(低成本、压缩空间)”。一位美国官员称“苏联想发明世界上唯一的大规模廉价住宅模式,他们所做的一切让人吃惊”。这反映出当时的苏联
A.工业化规模居于世界首位B.用计划方式解决了住宅短缺
C.工业化忽视了人民生活水平D.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