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赫鲁晓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52年,苏联政府发布《关于再次降低粮食制品国家零售价格》的文件,决定将面包、肉食品、奶油、糖等物资实施第五次降价。民众发现,比较便宜的商品在降价后从商店里完全消失了,而贵的商品却比先前更贵。这反映当时的苏联(     
A.农庄的自主性不断下降B.改革注入某些市场因素
C.农民反对义务交售制度D.农业与轻工业仍然滞后
2 . 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B.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C.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D.力图解决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2023-01-19更新 | 732次组卷 | 97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47年,苏联不少地区缩小集体农庄基本劳动组织的规模,成立劳动组,并实行包产到组的制度。负责全国农业领导工作的安德烈也夫在《真理报》撰文指出:“集体农庄劳动基本形式越个体化……对发展粮食和畜牧业越有成效”。这些探索(     
A.改变了苏联农业的社会主义性质B.冲破了斯大林模式对农业的束缚
C.拉开了战后苏联经济改革的序幕D.反映了苏联社会摆脱困境的愿望
4 . 航空航天工业是一个国家科技、经济和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苏联(俄国)是世界航空航天大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191519161917
俄国44568614321388
德国13484532818214123
法国5414469754923669
英国2451932614914421

材料二

甲:苏联国产飞机生产数量


乙:苏联航空工业拨款(万卢布)

1929193019311932
飞机制造989.81805.84892.45881.9
发动机制造531.8146436693861.5
科技研发028.11634.8986.5
人员培训00558.8604.1
总计15533272.311153.312055

材料三 在卫国战争的前三、四年里,苏联仅战斗机就生产了49500架而远超德国,二战结束时的国家航空制造业令世人瞩目,它确保了苏联在世界主要军事和航空市场中的领先地位。50年代中期,伊尔-28(M-28)轰炸机和图-16(Ty-16)中远程轰炸机也同时装备苏联空军,苏联空军“一夜之间”完成了喷气化改装。苏联从1945年战争结束开始,不仅以有效的方法赢得了航空制造领域的挑战,而且还在短短2年内,一跃成为除美国之外的一流航空大国。

——据刘凡、华盾《苏联航空工业的兴衰及启示》等

材料四



从“航空航天与国家的国际地位”的角度,解读苏联(俄国)航空航天业的发展。
2022-06-01更新 | 263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选择考冲刺(五)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形容某个苏联领导人“他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却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A.列宁主导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建立高度集中体制
C.赫鲁晓夫改革未突破旧体制
D.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失败
2022-07-15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一中学(老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苏联年均经济增长率变动情况,该表说明苏联(     
项目1961--1965年1966-1970年1971--1975年1976—1980年
社会总产值6.57.46.34.2
国民收入6.57.85.74.3
工业产值8.68.57.44.4
农业产值2.23.92.51.7
居民人均实际收入3.65.94.43.4
A.仍未根本突破传统体制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居民消费需求基本满足D.经济改革政策持续
7 . 1962年9月,《真理报》刊登了经济学家利别尔曼《计划利润奖金》的文章建议减少国家规定的计划指标,按盈利率高低来评价和奖励企业,引发了苏联国内围绕着企业如何取得更大经济成果进行讨论,并且深入到企业如何运用物质利益激励工作人员的讨论中,这被称为“利别尔曼大讨论”。这场讨论
A.倡导废除计划经济体制B.利于市场成分在体制内的运用
C.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D.助长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62年9月,苏联一经济学家撰文提出,建议减少国家规定的计划指标,按盈利率的高低来评价和奖励企业,要根据企业不同情况规定不同的盈利定额,让企业自己去提高利润。赫鲁晓夫支持其观点。随后《真理报》《消息报》等报刊都纷纷刊登此文,参与讨论。这表明(     
A.经济改革取得成效显著B.主流媒体引导改革方向
C.突破传统模式成为共识D.赫鲁晓夫探索改革道路
9 . 对下列表格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1951—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年增长率(%)
1951—1960年1961—1970年1971—1980年
10.256.454.95

A.斯大林工业化导致经济逐渐萎缩B.赫鲁晓夫经济改革成效较为显著
C.勃列日涅夫执政致使经济陷入停滞D.戈尔巴乔夫改革没有解决经济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世纪50年代初,苏共中央规定集体农民有权经营私人副业,降低农庄的义务交售定额,提高马铃薯、蔬菜和牲畜的收购价格。1954年6月,苏共中央全会又通过决议,免除有宅旁园地的农庄庄员向国家交售谷物的义务。这表明当时苏联(     
A.突破了苏联模式的弊端B.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工业企业活力有所增强D.经济比例失调问题得到纠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