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赫鲁晓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赫鲁晓夫上台后,许多集体农庄“人们的劳动态度完全变了样,以前生产队长必须一个个的劝人们到田间或者谷场区劳动,而现在则操另一种心:怎样想出一些工作来好让人们有活干”。这一现象(     
A.体现“新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B.得益于劳动分配制度的改革
C.扭转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局面D.是对农业集体化的根本调整
2024-02-29更新 | 30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赫鲁晓夫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曾明确提出和平共处是苏联在核时代外交政策的指导思想,但他同时又认为和平共处能够实现,首先归功于苏联核威慑、归功于苏联军事力量的强大。这一认识(     
A.无助于改善国民经济结构B.促成全面冷战对峙的形成
C.有利于战后苏联经济重建D.为改革提供必要舆论支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56年,赫鲁晓夫指出,“苏联共产党一直关心重工业的优先发展⋯⋯这就是我们党的总路线⋯⋯今后也要十分坚定地贯彻。”据此可知,这一路线(     
A.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符合人民切身利益
C.利于国民经济比例协调D.未能突破苏联模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2018-06-09更新 | 6393次组卷 | 86卷引用: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总结提升】高一历史单元识记清单+综合演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