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赫鲁晓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99月,赫鲁晓夫访美后,在苏联推动玉米的扩种工作。1960年,苏联玉米播种面积达到2800公顷,1962年又扩大到3700公顷,在日光不足的高纬度地区,农民也被迫种植玉米。19591962年,农产品的年均增长率仅为1.7%;1963年,则为负增长,按价值计算的总产量低于1958年的水平,国内的面包供应出现了严重困难。严重缺粮和缺饲料,导致苏联农场大量屠宰牲畜,结果使得肉、油、蛋及其他产品严重缺乏。到1964年,肉类产品在各地几乎普遍出现长时间脱销。

——摘编自陆南泉《苏俄经济改革二十讲》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在改革农业管理体制和发展农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于1969年制定了新的《集体农庄示范章程》。从1965年起,国家实行“固定收购,超售奖励”的办法。同时,大范围地提高收购价格。对庄员实行有保障的劳动报酬制度,对个体农牧副业发放银行贷款,减少税收,放宽私有牲畜头数,扩大拥有宅旁园地的居民范围,放松农庄市场价格。大量增加农业投资,用以解决农业机械化、化学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土壤改良等。同时,注意建设农产品商品基地,加强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19661970年,苏联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达4.2%,较19611965年提高1.9%。1981年,苏联的小麦、甜菜、土豆、牛奶等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棉花、肉、蛋的产量居第二位,谷物产量居第三位。但是,苏联农业落后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国家统得仍然过多,“吃大锅饭”问题仍然存在。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出现物资供应困难局面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勃列日涅夫农业改革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简要评价。
2024-05-3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邢襄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赫鲁晓夫主政时期,把以部门为主体的管理改为区域性管理,为此建立国民经济委员会以制定和实施“长期和短期生产计划”“生产协作计划、经济行政区内部及同其他州和共和国相互供应原料和半成品计划”等。这一改革(     
A.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B.加强了国民经济垂直管理
C.有助于国民经济发展D.消除了地方部门间的壁垒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苏联某一时期,领导人给文化界、思想界、知识界以种自由,政府放松了书报检查,在爱伦堡的小说《解冻》发表之后,出现了解冻文学和集中营文学,专门揭露苏联内部的矛盾和问题。突出的例子是20世纪60年代让索尔仁尼琴的《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公开出版,此书描绘斯大林时代劳改营里人们遭受的苦难。据此可知该时期(     
A.缺乏全面科学的规划B.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
C.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D.改革重点放在文化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53年,苏联把部分过去由中央主管的企业下放给加盟共和国,并规定企业在完成国家计划后可接受其他企业和组织的定货。同时,要求必须改进企业的工作,特别是在加强经济核算和经济刺激等方面的工作,这些做法旨在(     
A.调整国民经济比例B.解决传统的经济模式弊端
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D.加快苏联工业化建设步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上领导人在任时都领导苏俄(联)进行了农业方面的改革。

问题:
(1)图一领导人在任时在农业方面先后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
(2)图二领导人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工业关系问题的?为此在农业方面他采取了哪些措施?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什么影响?
(3)图三人物改革时,在农业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
(4)从以上人物在农业方面的改革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赫鲁晓夫上台后,许多集体农庄“人们的劳动态度完全变了样,以前生产队长必须一个个的劝人们到田间或者谷场区劳动,而现在则操另一种心:怎样想出一些工作来好让人们有活干”。这一现象(     
A.体现“新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B.得益于劳动分配制度的改革
C.扭转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局面D.是对农业集体化的根本调整
2024-02-29更新 | 30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育英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6月测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关于斯大林的评价问题

年代评论者对斯大林的评价
1950
年代
克伦斯基
(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总理)
斯大林使俄罗斯从灰烬中振兴起来,使它成为一个伟大的强国,粉碎了希特勒,拯救了俄罗斯和人类。

1953
莫洛托夫
(时任外交部长)
斯大林这个不朽的名字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活在苏联人民心中,活在所有进步的人类心中。
1956赫鲁晓夫斯大林违背集体领导原则,破坏法制……应对卫国战争初期苏军的失利负责、应对农业危机和对外政策的失误负责。
1959丘吉尔对俄罗斯万幸的是,在她经受艰难考验的年代里,领导她的是天才而且坚韧不拔的统帅约瑟夫·斯大林。他是一位杰出的人物,赢得了他所生活的我们这个残酷时代的敬仰。

1969

勃列日涅夫
“在理论上和政治上犯过错误”,他“背离列宁的集体领导原则和党内生活准则,过高估计个人的功劳,相信自己绝对正确,结果出现了没有理由地限制民主和粗暴破坏社会主义法制”,以及“没有根据地迫害”党、政、军干部的现象。
1989戈尔巴乔夫斯大林时期所形成的政治体制是“僵化”的集权体制,导致社会生活“过分国家化”、国家机构“官僚化”、人的思想“单一化”……

——据《曾影响苏联和世界的斯大林,世界名人怎样评价他?》等

根据材料,对斯大林正反两方面的评价作出合理解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赫鲁晓夫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曾明确提出和平共处是苏联在核时代外交政策的指导思想,但他同时又认为和平共处能够实现,首先归功于苏联核威慑、归功于苏联军事力量的强大。这一认识(     
A.无助于改善国民经济结构B.促成全面冷战对峙的形成
C.有利于战后苏联经济重建D.为改革提供必要舆论支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长期以来,苏联只注意重工业的增长,而忽视农业的发展。农业的落后,既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改善,也妨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此赫鲁晓夫(     
A.改革工业管理体制B.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C.突破原有经济模式D.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2023-06-28更新 | 7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调研历史试题
10 . 赫鲁晓夫上台后,针对当时国民经济发展失衡,重工业比例过大等弊端,从农业方面着手改革,用农产品采购制取代义务交售制,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减少农副产品生产指标数量;鼓励庄员发展畜牧业等副业。这些措施(     
A.充分利用了商品货币关系B.保证了社会经济结构协调发展
C.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D.有利于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