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1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突出的特点就是(     
A.把中国和世界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B.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C.把中国梦的目标与实现途径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D.把中国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2024-05-16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9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同步练习
2 . 如表是中英两国在19世纪中叶考试的部分内容的对比,中英两国考试内容的差异反映的实质是(     
项目英国文官制度(机械型·文书助理级考试)中国科举制(乡试、会试)
考试内容必考:英语、数学、普通知识。任选一门:经济、地理、历史、德文、法文。第一场试《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第二场试《五经》文各一篇;第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五道。
A.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差异B.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差异
C.中国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到制度阶段D.英国选官制度是科举制的借鉴发展
3 . 1258年蒙古南侵,南宋财政亏空加大,政府滥发纸币导致通胀恶化。为解决以上问题贾似道推行公田法(低价购买民间尤其官员手中超限的部分土地),结果激起民怨,加剧恶性通胀循环。1262年面对拜占庭帝国的军事进攻,为解决财政压力,威尼斯授权政府发行国债(以税收作为定期利息),被称为13世纪最伟大的金融创新。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战争催生了金融创新B.反映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的差异
C.政府垄断破坏金融秩序D.金融稳定是政权巩固的重要因素
22-23高三上·浙江宁波·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对于西方(服饰)设计师而言,东方情调只是他们众多灵感来源之一,仅是偶尔借来一用的新鲜题材。无论是中国的水墨折扇,抑或是日本浮士绘和艺伎的装饰,在西方设计师的重新组合下都赋予了它们与原来存在的意义毫不相干的情趣,他们并不挖掘那些东方传统艺术的深层含义”。该学者旨在说明(     
A.西方的服装设计师对东方文化元素并不尊重
B.西方服饰借鉴异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新时尚
C.东西方的服饰虽样式不同,但审美追求一致
D.中西合璧的服饰奠定了西方流行服饰的基调
2022-11-11更新 | 87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4练文明差异交流借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钱穆认为,“依照中国人的理想,一家人平等谓之家齐,一国人平等谓之国治,天下人平等谓之天下平。”而近代西方人所提倡的平等只是法律上的平等和机会上的自由,导致了社会的功利化。由此可见,钱穆认为(     
A.中国的平等观比西方更具有优越性B.中国的平等观是指“人格”的平等
C.近代西方的平等观不具有普世价值D.西方的平等观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
2022-09-28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体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21-22高二下·重庆·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越南至今保有庆祝中国农历春节的习俗,越南民谣“肥肉腌荞红对联,蕃杆炮仗绿年粽”是对千余年来当地年俗的高度概括。1995年,越南政府明令禁止在除夕夜放炮仗的行为,此后每年除夕夜里,政府会在大中城市的中心广场统一组织实施燃放礼花活动。对此理解合理的有(     
①东方传统文化可以适应现代生活
②中华饮食文化对越南的吸引力强
③城市化的发展带动了习俗的演化
④中越两国节日文化存在双向交融
⑤越南扬弃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因素
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
2022-07-06更新 | 59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6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
7 . 2022年5月,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要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习近平意在(       
A.凸显中华文明的悠久性B.强调文明的重要性
C.倡导他国接受中华文明D.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2-06-28更新 | 109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2·湖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世纪末,欧洲主导的国际法体系中“文明”标准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欧洲法学家对国际社会成员的界定,经历了从宗教(基督教国家)和地理(西方国家)标准向政治文化(文明国家)标准转变的过程。这种转变是西方国家在侵略扩张中通过与非西方国家或民族发生博弈后完成的。据此,以下有关“文明”标准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文明”标准形成了一个由“文明”国家组成并包括所有国家的圈子
B.“文明”标准要正确评判非西方国家或民族的国际行为及国际权利
C.“文明”标准是西方列强向自由资本主义过渡的产物
D.“文明”标准本质上是为当时的西方霸权体系服务的
2022-05-28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4练文明差异交流借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
9 . 北宋《宋刑统》规定:对于丧夫的妇女,“非女之祖父母、父母而强嫁之者,徒一年;期亲嫁者,减二等,各离之,女追归前家,娶者不坐”。宋真宗时,下诏:“不逞之民娶妻,给取其财而亡,妻不能自给者,自今即许改适。”宋代这些规定
A.反映出妇女政治地位的提升B.表明理学正统地位出现动摇
C.说明妇女再嫁受到官方反对D.有利于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中国历史上,汉族政权经常南北划江而治,而防卫游牧民族入侵的长城却没有完全阻碍长城内外的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而且长城内外经常处于同一政权的统治之下,其根源是
A.中华民族多元一体B.封建国家组织强大
C.民族经济的互补性D.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022-05-07更新 | 91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第一中学东校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