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坚强力量,这个坚强力量就是中国共产营。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只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必须同舟共济,依靠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共同书写了抵御外来侵略、推翻反动统治、建设人民国家、推进改革开放的英雄史诗。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依据材料,就辛亥革命给我们的启示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史大事记表

时间大事
19世纪40年代魏源著《海国图志》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19世纪90年代兴中会成立  维新变法
20世纪初辛亥革命  《临时约法》颁布 
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
1919年五四运动   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21年中共“一大”
1928—1930年“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
1945年中共“七大”
依据材料,从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思想解放和实践探索”的主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3 . 材料   20世纪70年代,亨廷顿教授归纳的现代化过程的主要特征

现代化是复杂的过程,它实际上包含着人类思想和行为一切领域的变化

现代化是系统的过程,一个因素的变化将联系并影响到其他各种因素的变化

现代化是全球化的过程,现代化起源于欧洲,但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现象

现代化是长期的过程,现代化所涉及的整个变化,需要时间才能解决

现代化是有阶段的过程,一切社会的现代化过程,有可能区别出不同水平和阶段

现代化是趋同的过程,传统社会有很多不同的类型,现代社会却基本是相似的

现代化是不可逆的过程,虽然在现代化过程中某些方面可能出现暂时的挫折和偶然的倒退,但在整体上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趋向

现代化是进步的过程,在转变时期,现代化的代价和痛苦是巨大的;从长远看,现代化增加了人类在文化和物质方面的幸福

——摘编自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


从上表中提取信息,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写明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

1949-1956年间的核心价值观,既具有新民主主义的因素,又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并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因素逐渐增长。这一时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强调发展生产,提高国力,改善民生,突出唯物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

1956-1966年间的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为人民服务。铁人精神、鞍钢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时代精神反映了这一时期核心价值观的魅力。该时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发挥榜样示范性作用,注重用文艺作品进行宣传与普及。

1978-1992年间,逐渐形成了以“共同富裕、民主法制、精神文明、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价值观,从而使社会核心价值观回归社会主义的正常轨道。这一时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是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五讲四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等教育活动。

1992年党的十四大之后,随着改革开放日益进入“深水区”,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渐趋复杂,党和国家对原有的社会价值观不断进行重新整合和创新发展;直至党的十八大,最终形成了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时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采用了多样化、综合化、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如主题教育、体验式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现代媒体平台运用等方式。

——摘编自韦冬雪、陈元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变迁探要》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时代变迁与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变化”进行探究,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作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观点正确,任选两个时期的史实加以阐述,做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0-01-08更新 | 646次组卷 | 27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资本主义起源于欧亚大陆的西端,欧亚大陆的另一端则是中国:远东和远西,恰是我们要进行对照和比较的两个不同范式。中国步入社会转型,是在与西欧几乎完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的,其运行轨迹及转型期的起止年代亦不相同。如果说19世纪中叶后以英国为领头羊的西欧国家依次完成了工业化,那么中国的社会转型时至今日仍在进行中。用“工业化”这个标题来概括发展中国家社会变迁的动力、特征和进程,已为经济史和社会史学界广泛接受。可是,工业化一旦开始进行,就不仅仅是工业化的问题,它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矛盾,从而与前工业社会产生种种差别与对立。

——摘编自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阅读材料,从中提取一个信息并拟定成观点,结合所学的中外史实对此观点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

凡是不爱自己国家的人,什么都不会爱一一拜伦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他就不属于人类

——海涅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勃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宝贵

——林肯

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去雕琢的宝石”

——诺贝你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

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

——丘吉尔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自胜者强,自强者胜

——习近平


名言、警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催人奋进,给人以启迪和感悟。从以上名言、警句中提炼出一个感悟。并结合中外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的传统节日西方的重要节日
1.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3.清明节:四月五日左右
4.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5.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6.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7.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8.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
1.元旦节:每年1月1日
2.情人节:每年2月14日
3.复活节:约在3月7日左右
4.愚人节:每年4月1日
5.母亲节:每年5月份的第2个星期日
6.父亲节:每年6月份的第3个星期日
7.劳动节:每年9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
8.万圣节:每年10月31日
9.万灵节:每年11月2日
10.感恩节:每年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
11.圣诞节:每年12月25日


上表是关于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比较。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材料   美国汉学家史景迁认为,讲述中国近代历史的时候,总是从19世纪中国受的屈辱和侵略开始切入。40年前他在开始教授中国历史时就觉得这非常不合理,如果要更好地研究中国历史,我们应该从十七八世纪的中国开始研究。因为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表现出一种更自信的姿态。我们应该研究是哪些因素促成了中国在明朝之前的这种蓬勃发展和增长。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怎样导致了中国在19世纪末的衰落,我想这可能是更好的一种研究方法。

——《时代周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史景迁的观点。(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这是一幅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发展简图,它体现了中国近代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发展进程。

根据简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发展。

(要求:观点明确,对该简图表述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