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题。

材料一 中国的官营手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奴隶社会的殷商时代就一直继承下来。作为中央集权的国家。为了保证这种集权的巩固。有必要通过官营手工业来控制经济命脉。所以,加强盐、铁、酒的官营和各种有关国计民生产品的生产控制就成了一项传统的基本国策。所以,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专门的手工业机构,并具有中国历史特色。从春秋战国起,官用手工业就在手工业生产中居于绝对的优势,如楚国的官营手工业就几乎控制了所有的重要生产行业和部门,而民间手工业只是它的补充。西汉时,“三服官作工各数干,一岁费数钜万。蜀广汉主金银,岁各用五百万。三工官费五千,东西织室市然。”官营手工业者长期没有人身自由,这是“工商食宫”奴隶制残余在封建手工业中长期影响的结果。秦汉时代官管手工业者的基本成分是毫无人身自由的奴婢、刑徒和百工。六朝时,官营手工业者身份地位虽通过征调制确立了手工业工匠身份略高于奴婢、刑徒,但政府对他们的控制更加强了。政府对他们的统计是以家为单位的,其户籍是世袭而不能随意移动的。南朝后期帝王随意将工匠赐予臣下,其命运之悲惨可以想见。

——摘编自王素琴《试论中国与英法封建官营手工业的不同地位和影响》

材料二 英法没有从古代继承下来的官营手工业。古罗鸟奴隶制官营手工业在蛮族入侵者铁蹄的践踏下,随着封建制的建立而衰落了。在封建初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土地等级分封,使王权衰微,国王处于无权地位。既无庞大的官像机器,也无常备军。这就没有建立庞大的官营手工业的需要和可能。作为封建政权的基层组织是庄园。庄园既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单位,又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它既生产城市需要的各种食物,也生产供自己消费的生活用品和少量手工业商品。所以,要说英法也有官营手工业的话,它是原始的、是萌芽性的。在英法这种官营手工业中,工匠拥有自己的独立经济,这些工匠的生存条件的好坏与封建的经济状况毫不相干,而不像奴隶那样与封建主利益攸关。由此而决定了他们的生产目的只能是壮大自己的独立经济,以求摆脱人身依附的境况,从而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英法封建晚期,政府主要通过法规和专制权来控制和影响手工业的发展。如对一些传统的手工业行业,都是通过一般性的工业法来控制的,但效果不佳。近代以来,英法都将扶植和控制新兴工业视为国策,其中专利权是一项重要措施。事实上政府对专利者具体采取的生产方式多不加干预,总的来说,政府对手工业的控制力度是不强的,措施也比较简单。致使许多新兴工业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逃脱了政府的控制。

——摘编自王素琴《试论中国与英法封建官营手工业的不同地位和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与英法的封建官营手工业的不同之处,并指出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法封建官营手工业的发展给英法社会带来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秦汉开始,中国逐渐形成天下共同体的观念。在古代,天下乃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反映了儒家天下归仁的道德理想,华夏与蛮夷的界限是模糊的、相对的,所需辨认的乃是是否有文明,是否接受了中原的礼教秩序。因此,这一观念成为普遍适用于华夏、蛮夷在内的全人类的价值。但是晚清以来,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被迫进入以西方为中心的现代国家主权体系之中,中国社会政治危机与道德、信仰危机先后发生,一种新的共同体意识诞生了,这就是以全球竞争为背景的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

——摘编自许纪霖《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

材料二   现如今,虽然人类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但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之前,人类仍然没有完全打破资本逻辑为全球化秩序所戴上的陈旧桎梏。……与过去两百年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资本化有所不同,新时代全球化意味着彼此之间突破固有屏障、日益展开密切的全方位交流。尤其在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量子通信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人类的普遍交往呈现出“零距离”“零时空”的态势。

——摘编自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天下共同体观念的特点,并简述晚清以来“新的共同体意识”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原因及意义。
3 . 为追求富民强国,历代中国人进行了艰苦的努力与奋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鞅认为“国之所以富,农战也”。荀况认为富国并不单是为了强兵,归根到底是为发展国民经济,增加国家财富,提出“上下俱富”。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900年庚子事变后,外患日亟,以张謇为代表的立宪派和部分开明人士积极提倡“振兴实业”,认为“国非富不强,富非实业不张……其根本在先致力于农工商”,在此基础上走工业化道路,从而形成著名的“棉铁主义思想”,且“实业之兴衰,关乎国势之存亡……而且国家赋税可以增,百姓生计可以足,数十年外溢之利权可以挽,富强之基实系于此。”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

材料二   中国的“一五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国家计划委员会成立后,负责中长期经济发展计划的编制,并对农产品在内的重要生产资料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一平衡分配管理……在工业发展中,中央还提出了“沿海地区的工业一般不扩建不新建”的方针,对内地的基本建设投资在投资总额中比重不断上升;在引进苏联技术的基础上开始对自己的科研体系和技术人才的培养。

——摘编自郑有贵《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   高技术产业增长较快。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6%。广电通讯、程控交换机、移动电话机和微型电子计算机等信息通讯产品分别增长25.9%至1.2倍。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和近代在经济发展策略中的相同点。指出张謇等人的经济发展策略与古代相比有何新的变化?并说明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发展策略的特点。
(3)依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当今工业化建设的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产生于政府划分为文武职官和专制主义集权政治确立以后。在漫长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它形成了健全的制度、详密的规范、鲜明的特点。

——张晋藩《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综论》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是在皇权至高无上体系下进行国家活动组织管理的制度设计,这种自上而下、层层相应、运转有序的行政体制在国家管理中发挥独特的功能。

——陈燕青《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及其现代价值探析》

材料二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摘自《400年前的那场文明冲突》

材料三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启蒙运动公认的领袖和导师。

……他一方面承认道德的多元化有其合理性,但另一方面,他认为有些道德观念却应该具有普世的价值。伏尔泰认为宗教和教会统治是人类理性的主要敌人,阻碍文明进步,是最大的社会祸害。伏尔泰的哲学思想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他的《哲学通信》被人称为“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炸弹”。在伏尔泰的哲学里我们还可以领略到它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关系。到18世纪时,在启蒙思想家们的极力倡导下,欧洲掀起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中国文化热。

——林蓉《浅析伏尔泰哲学思想及其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官员的主要选拔途径,并分析秦汉以来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如何“在国家管理中发挥独特的功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末清初东西方文明传播的特点。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两则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伏尔泰的哲学思想中“可以领略到它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关系”。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古代中国,从男尊女卑的观念出发,统治者制定了一整套法律、伦理道德的原则,用以规范和限制女性的行为……中国古代把“主内”作为对女性的角色定位,把相夫教子作为女性的天职……

——摘编自《中国古代社会女性的独特贡献》

材料二“如今女学堂也多了,女工艺也兴了,但学得科学工艺,做教习,开工厂,何尝不可养活自己呢?也不致坐食,累及父兄,夫子了。一来,可使家业兴隆;二来,可使男子敬重,洗了无用的名,收了自由的福。”

——《秋瑾集》(1874—1907)

材料三1789年7月14日在法国巴黎,女裁缝、女鱼贩和洗衣妇加入了攻占巴士底狱的行列。10月,一支六、七千人的妇女队伍排在游行队伍的前列,她们强迫沿途所遇的妇女参与进来,涌向凡尔赛,包围了王宫。随后法国革命者对妇女进行了政治教育和动员,他们授给妇女“女公民”的称号,允许她们出席旁听议会和各区大会,接纳妇女进入俱乐部等等,随后妇女们开始组建了妇女俱乐部。1791年9月,从事戏剧创作的妇女玛丽·古兹发表了以《人权宣言》为蓝本的《妇女与女公民的权利宣言》。1792年3月6日,波林娜·莱昂向立法议会递交了一份由319名妇女签名的请愿书,要求成立妇女国民自卫军,保卫祖国。

——摘编自舒丽萍《法国大革命时期公共领域中的妇女》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妇女的地位有哪些变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妇女地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巴黎妇女解放运动的特点,并说明理由。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女性地位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