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2022年11月,一位科技工作者在微博上摘抄下苏东坡的名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词句下方,他注释道:“历史将记住今天,中国在‘天上宫阙’长期有人了。”这反映出我国(     
A.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B.巨型计算机已研制成功
C.载人航天技术取得重大成就D.西气东输工程捷报频传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 .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迅猛发展。下列成就在这一时期取得的是(     
①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②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广泛认同            ④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3-25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一带一路

材料一


注释: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材料二   2013—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

材料三   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3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成为纪念“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最隆重的活动,此次活动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依据图文材料,概括“一带一路”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有利条件和现实意义。
2024-03-1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海地铁建设的酝酿和筹划始于20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后,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地铁建设从战备工程回到市内交通运输上,其建设步伐不断加快。1993年5月28日,上海地铁1号线南段建成试运行,标志着上海的城市交通进入立体化时代。

材料二   上海地铁开工建设到现在30年了,已经形成19条线、772公里、459座车站的大网络,通车线路总里程位居世界各大城市之首。

材料三   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于2023年7月正式开通运营,并与上海地铁11号线实现“双11”交会。苏州、上海这两座位于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实现了轨道交通系统的跨省市互联互通,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上海地铁建设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上海地铁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截至2021年,我国关税总水平降至7.4%,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年度进出口规模突破6万亿的关口。这说明我国(     
A.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B.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C.冲击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D.企业的竞争意识被激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下图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1978—2020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
A.农村改革逐渐落后城市B.国际竞争力的持续增强
C.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D.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2024-03-05更新 | 14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自2002年起,我国连续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营利性治沙管理法》《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等。2014年,全国沙化土地面积比2009年减少了9902平方千米,沙区经济林果面积达到540万公顷,年产干鲜果品5360万吨,占全国年产量的35%。据此可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A.国家立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B.我国土地沙化得到全面治理
C.经济发展模式决定环境质量D.生态环境法制体系已经建立
2024-02-2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一)历史试题
8 . 2022年11月,具备文案、代码甚至论文撰写功能的大语言模型ChatGPT横空问世,让人文学者深切感受到人工智能已经来到身边。“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历史学融合发展”入选“2022年中国历史学研究十大热点”,历史学的“数字化转向”已不可逆。对于人工智能和历史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工智能既能创造未来,也能改变过去的历史
B.人工智能不会出错,与历史学的融合未来可期
C.人工智能代表时代潮流,新技术必将取代传统史学
D.善用人工智能辅助历史研究,但不能被工具所宰制
2024-02-27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不仅保持着经济快速增长,还通过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国产大型民用飞机C919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2021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共赢。这一系列令世界瞩目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新时期中国积极营造新型国际关系B.我国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发展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引领D.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
2024-02-25更新 | 203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任意两幅或两幅以上图片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4-02-1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