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为1850—1904年中国译著概况简表
时间科目1850—18991902—1904
总数英美日本总数英美日本
史地、社会科学103632226434173
自然、应用科学399278611682597

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日本综合国力已经超越英美B.中国对西学认识的逐渐深入
C.知识界否定了西方自然科学D.甲午战后西学传播范围扩大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移民政策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事件
18世纪末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移民归化法》规定新移民成为美国公民的条件是;住满一定的年限符合道德标准,通过基本英语考试,证明对美国的政治制度有起码的了解。之后,美国又通过了《国籍法》《外侨法》《处置煽动叛乱法》等,对后来的移民加以限制。
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后,美国正值工业化的高潮,急需各种劳动力和人才,为此,1864年国会通过了《鼓励外来移民法》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从鼓励移民转为限制和排斥移民。1882年美国正式通过《排华法案》在此之后,又通过了一系列限制移民法。
20世纪中期美国移民法中吸收了《麦卡伦国内安全法》的部分内容,把“参加过共产党”与恐怖主义和其他各种非法犯罪行为并列为禁止入境的情况。
20世纪末美国国会又提出了新的移民法案,其精神除原有的优先照顾家庭团聚外,更加突出人才和财产,并且规定了世界各地区的不同限额,明显地偏向欧洲白人而企图限制亚洲人和南美人。
阅读表格,从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国歌的变迁

材料   国歌是国家正式规定的代表本国的歌曲。中国古代是没有国歌的,自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留学生和驻外公使的派遣,身处异域的中国人越来越意识到国歌的重要性。下面表格展示的是从清政府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国歌。

时段国歌名词曲作者内容
1911.10.04巩金瓯溥侗词,严复曲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鳧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嗥,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1912.02.25中华民国国歌沈恩孚词,沈彭年曲亚东开化中国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1915.05.26中华雄立
宇宙间(袁世凯批准)
荫昌词,王心葵曲中华雄立宇宙间,廓八埏(shan),华胄来从昆仑巅,江河浩荡山锦连。共和五族开尧天,亿万年。(袁世凯称帝失败后取消)
1949.10.01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1935年创作)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围绕材料选取两首及其以上国歌,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4 . 以下表格的信息说明  
时间 表现
1982年宪法制定前夕 邓小平指出:“要使我们的宪法更加完备、周密、准确,能够切实保证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各级组织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利。”
1982年 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进行重新规定,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改为第二章。
20世纪90
年代
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得到重视,这个时候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更多地体现了“管理法”的色彩。
A.法律使人民获得感增强B.依法治国理念不断强化
C.社会主义民主基础扩大D.国家关注公民基本权利
2020-06-19更新 | 258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五校2021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部分正史中表彰忠孝节义的“列传”一览表

史书名称成书年代表彰名教的列传
《史记》西汉
《汉书》东汉
《三国志》西晋
《后汉书》南朝宋列女
《宋书》南朝梁孝义
《魏书》北齐孝感、节义、列女
《梁书》孝行
《陈书》孝行
《隋书》孝义、列女
《新唐书》北宋忠义、孝友、列女、奸臣、叛臣、逆臣
《宋史》忠义、孝义、列女、奸臣、奸臣、叛臣
《金史》忠义、孝友、列女、逆臣、叛臣
《元史》忠义、孝友、列女、奸臣、叛臣、逆臣


表格能够反映我国古代正史在表彰名教方面变化的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要求:论述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2017-11-03更新 | 181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省凤城市第一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表格。
《学习时报》载:客观地回顾中国1949年后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中发生的社会变迁,可以明确划分出三个相互衔接的时代脉络:
一是革命立国时代。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开创了一个新的国家政体,为建立和巩固政权,所走过的时光;
二是改革建国时代。这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经过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确立并实现中国经济繁荣与快速发展的新经济体制的时代;
三是和谐富国时代。这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代共产党人,励精图治,承前启后,以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为主旋律,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契机,开启的中国走向全面富裕的时代。
1949—1956年是新中国的重要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属于上述材料中的哪个时代?举出符合这一时代特征的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的实例。(将答案填写在表格中)
时代
方面
举例(各举两例即可)

政治制度

外交政策

2016-11-27更新 | 9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辽宁丹东宽甸二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币物价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党中央采取的有力措施是(       

时间

物价指数

较上月贬值

1949年8月

16

35%

1949年9月

17

2%

1949年10月

22

23%

1949年11月

54

59%

1949年12月

75

28%

1950年1月

95

21%

1950年2月

152

38%

A.米棉之战B.银元之战C.统一财经D.土地改革
2024-05-2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历史试卷(一)
8 . 下表是1789—1830年间法国新闻政策变动表。
时间新闻政策
1789-1794前期施行无限制的出版自由;后期取缔所有反对派报刊。
1794-1799放松新闻管制,但需书报检查并征收印花税。
1799-1814取缔大量报纸,仅保留4家官报;加强书报检查;恢复出版许可制度。
1814-1830施行有限度的新闻自由,恢复报刊审查,利用政府津贴收买报纸。
这反映了当时法国(       
A.社会与权力结构动荡B.工业化助推出版业发展
C.公民的素质不断提升D.启蒙精神日益深入人心
2024-05-2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历史试卷(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表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民经济各部门基本建设投资分配表。
项目总计工业农业水利林业运输邮电贸易银行物资仓储文化教育卫生城市建设其他
总额(亿元)427.49248.532.6982.112.830.8164.6
比重(%10058.27.619.237.23.71.1
据此可知,“一五”计划(       
A.促使工业布局更趋合理B.照搬了苏联的经济建设经验
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D.兼顾了重点建设和民生改善
2024-05-2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历史试卷(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所示为1921—1923年,苏联对孙中山及国民党的观察和评论。这有助于说明,当时(       

主要内容

资料来源

虽然国民党军队涣散、纪律松散,资产阶级有因循守旧的心理,但是工人们非常热爱和信任孙中山《索科洛夫—斯特拉霍夫关于广州政府的报告》(1921年)
国民党从1915年开始做工农群众工作苏联政府情报部门
在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应当把国民党看成一个盟友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对1921年赴华经历的回忆
A.孙中山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者B.开展国共合作的条件趋于成熟
C.国民党具有“以俄为师”的意愿D.国民党的阶级成分发生了改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