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下图是号称“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的迁徙路线图(局部)。图中东北大学迁到北平的原因是
A.积极参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C.中国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D.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形势所迫
2 . 我国古代儒家主张“仁”“信”、墨家主张“兼爱”、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友善”“法治”等内容。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B.是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
C.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2021-10-12更新 | 1398次组卷 | 57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玛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博士”一词出现于春秋晚期,当时为学者的泛称。战国末期,各诸侯国纷纷设置博士官,使学识渊博的学者充任参谋和顾问,主要任务为参与政议,辅助决策。这一做法
A.提高了官员的综合素养B.加速了贵族政治的衰落
C.维护了中枢的决策权威D.实现了学术教育的下移
4 . 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中国承认朝鲜独立,朝鲜与中国之间的贡献典礼等全部废绝。1899年,在各国要求下,中朝两国订立《通商条约》,相互承认对方主权国家的地位。这反映清朝
A.外交制度全面转型B.积极维护国家主权
C.朝贡体系开始崩溃D.逐步接受国际规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圣母的形象端庄而朴实。达·芬奇的《圣母、圣婴与圣安妮》,圣母更像一位村妇,也是赤脚。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哀悼基督》,作品中的圣母形象,典雅而沉静,俯视着死去儿子的身体,表现出无奈与痛苦。这些作品
A.鼓励民众崇尚朴素生活B.宣扬人类是万物的主宰
C.以宗教题材否定基督教D.提倡回归人的自然属性
2021-09-06更新 | 540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4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永乐年间,明政府制定了西藏的僧官制度,分为法王、西天佛子、大国师、国师、禅师、都纲、喇嘛等级。各级僧官由朝廷授予不同的品级和职位。法王是最高的僧侣,奉朝廷敕命,行使地方职权。”这说明明朝(  )
A.加强了与西藏的经济文化联系B.有效地对西藏行使管辖权
C.在西藏建立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度D.不干涉西藏的地方管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魏晋实行租调制、隋唐实行租庸调制,两者实施的基本前提是(  )
A.国家统一B.均田制的实施
C.土地私有制发展D.政府财政充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前期提倡诸子哲学反对儒学独尊,使儒家思想重新成为诸子百家中的一家,为改造儒家思想提供了前提;新文化运动大规模引进西方文化,使儒家思想获得了发展的新动力。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A.肯定封建伦理纲常B.造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
C.传播了马克思主义D.有利于传统儒学的新发展
9 . 巴黎公社失败后,大批革命参加者来到拉丁美洲,并成立了“第一国际”支部,这一举动
A.使国际工人运动开始进入新阶段B.动摇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
C.转移了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D.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拉美地区的传播
10 . 1953年,农村开始进行农业合作化,最初是以农民自愿为原则,渐进推进。到1955年,出现了超高速发展的浪潮,合作化进程被大大提前。这一变化源自
A.“左”倾错误的泛滥B.加快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C.国民经济恢复的需要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