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面是某同学所作清朝历史大事年表。本年表反映出
1653年 顺治册封“达赖喇嘛”
1690年康熙帝亲征击溃噶尔丹叛军
1727年雍正设立驻藏大臣
1762年 乾隆设立伊犁将军
A.君主专制强化B.边疆地区巩固C.抗击外来侵略D.盛世帝国危机
2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事年表,是学者根据某一主题,把特定时期的较大事件按年代排列起来的一种参考资料。

全球人口与经济趋势
约1500年
18世纪
约1750— 1800年
1750—1850年
1784—1814年
18世纪晚期
1794年
1796年
1798年
约1800年
欧洲人口达8000万
欧美城市化增长
大多数工业集中在南亚和东亚
印度工业开始衰落
中国人口翻番
美洲人口增长6倍
英国从中国进口3亿磅茶叶
奥斯曼帝国失去其对造船业的控制权
孔多塞《人类精神的进步》出版
爱德华·詹纳研制出改进了的天花疫苗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出版
欧洲人口达1.8 亿

—— (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所示的大事年表反映了一位学者对 1500—1850 年全球人口与经济趋势的认识。对此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 持论有据, 表述清晰。)
2022-12-20更新 | 175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华安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读下表
17-18世纪英国大事年表(节选)
时间事件
1688年“光荣革命”发生,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同时登位
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调整王权与议会的关系
1694年制订《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
1701年通过《王位继承法》,从法律上确认“议会主权”原则
1721年下院多数党辉格党领袖、内阁首席大臣兼财政大臣罗伯特•沃波尔取代国王而成为内阁首相

据此判断,英国制度变革中
A.保守势力一直居于主导地位B.始终以调和矛盾为出发点
C.有效避免了政党纷争的发生D.体现和缓渐进的基本特点
4 . 下表为英国18一19世纪大事年表节选,省略号处应填写的事件是
A.伽利略出版《两种新科学》B.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D.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论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改革开放初期大事年表(1978~1980年)


材料反映了中国现代史发展的多条线索。请从中提炼出一条线索,并运用所学知识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线索。(要求:线索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
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科技发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件数百分比件数百分比
公元l-400年452862%1738%
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
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
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材料二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简要归纳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根据以上材料,你如何看待思想和科技发展的关系。
2017-10-2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华安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1898年戊戌变法
1900年义和闭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清帝宣统退位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
1919年护法运动开始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2003)

上面大事年表能够反映中国近代前期社会发展的诸多历史。提取其中一项信息并说明其形成的历史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4) |

8 .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革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联。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

—(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科技发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件数百分比件数百分比
公元1—400年452862%1738%
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
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

材料二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
项数2225259257788

材料三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进行研究后发现,16世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除“四大发明”外,还有很多发明,如机械钟、铸铁技术、瓷器、万向架、马镫马具、独轮车,拱桥等都首创于中国。“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文明中成长?”这个疑问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分布领域有何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明清时出现的“李约瑟难题”的原因。

9 . 全球化是个进程,指的是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流动冲破区域和国界的束缚,影响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的生活。全球化还包括人员的跨国界流动。人的流动是物质和精神流动最高程度的综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材料二 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面对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乱……,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过程。
材料三:

材料四 世界现代经济大事年表(部分)
1944年
以美元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1947年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签署
1949年
以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
……
1993年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国际互联网年”

材料五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指出1640—1870年间英国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的政治、经济条件。
(2)据材料二,指出欧洲一体化的背景。
(3)据材料三,谈谈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影响。
(4)据材料四,指出二战后初期世界经济体系的新变化。
(5)利用材料五中克林顿和卡斯特罗的观点,以“正确看待世界经济全球化”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要求:①必须包括以下关键词:“潮流”“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对策”。②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2013-12-10更新 | 3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