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石器时代,随着黄河流域各部落以及部落集团之间的往来逐渐频繁,逐渐形成了夏、商、周三族,并先后建立了夏、商、周三代王朝。三族不断融为一体,产生了共同的文化认同。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发展。在民族大迁徙、大杂处、大交融的环境中,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诸子学说的争鸣竞长,促进了早期中华文化的发展。

——摘编自陈连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点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弘扬》

材料二   中华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地理等条件下形成的,其过程中没有经历过被强行嫁接或重新塑造,因而有着自己相对独立与完整的文化体系。中华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数不清的思想大家、文化学者,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宝库。中国文化主张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对外来文化不是排斥与拒绝,而是吸收与创造,从而不断地充实与丰富自己。

——摘编自张连珍《中华文化的内涵及其意义和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早期中华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有利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文化的特征。
2 . 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被阿卡德人接受,巴比伦人、亚述人先后采用。此外,埃兰人、赫梯人、胡里特人等也根据各自需要,对楔形文字加以改变并使用。1500年左右,埃及与西亚各国的交往书信也用楔形文字书写。这可用于说明(     
A.西亚和北非文明发展的趋同性B.文字的出现标志着文明高度发展
C.苏美尔人为区域交往作出了贡献D.古巴比伦长期是区域的文化中心
2024-04-25更新 | 88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元代的商品税一般为三十分之一税收,有时比这还低,有的地方如大都还多年“置而不征”。政府鼓励大量的粮、棉、麻、丝、茶投放到市场,从而获取巨额税收,仅天历年间(1328—1330年)的商业税收就达七千六百万余贯。由此可知,元代(     
A.实行商业立国政策B.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高
C.商品经济获得发展D.商税是政府主要财政收入
2023-09-08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贵港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西汉时期,金属铸币的使用曾非常普遍;进入东汉以后,布帛逐渐在赏赐、犯罪赎金、人头税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货币功能。曹魏建立之初,曹丕即下旨“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这一法令(     
A.利于自然经济的发展B.易导致市场规模萎缩
C.源于铜矿的严重匮乏D.旨在扶持官营丝织业
5 . 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的大型墓葬。该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此考古发现(     
A.印证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B.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C.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D.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
2022-09-08更新 | 10582次组卷 | 97卷引用:广西贵港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