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下图为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流行于浙江省的一张关于英国水兵的漫画。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军民对英作战勇猛B.传统观念禁锢民众认知
C.政府积极组织抗英斗争D.近代中国军事技术落后
2024-04-2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下图是1900年6月13日刊登在英国某杂志上的一幅漫画。画面中,中国龙戴着一副拳击手套,俄罗斯熊对英国狮子说:“你在其他地方有这么多事情要做,我来处理这个捣乱的派对。”英国狮子则回答:“哦,谢谢!但我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你和他独处!”这反映了(     
A.列强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中国陷入半殖民的深渊
C.列强瓜分中国时存在利益纷争D.列强侵华方式发生转变
2024-01-10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林芝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下图中十三根支柱代表美国的十三个洲,按照各州批准宪法的先后顺序从左到右排列。漫画创作时美国社会状况是
A.来克星顿枪声,独立战争爆发
B.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
C.制定宪法,建立联邦制国家
D.南北战争结束,巩固国家统一
4 . 如图为在1953年苏联漫画家的作品《自作自受》。画面最右侧是象征社会主义的堡垒,英国约翰牛、美国山姆大叔和另西方人士,正用“经济封锁"绳索包围社会主义堡垒。该漫画的主要意图是
A.指出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B.揭示资本主义国家间日益尖锐的矛盾
C.号召社会主义国家紧密团结应对经济封锁
D.讽刺经济封锁只会恶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2021-09-03更新 | 415次组卷 | 5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7世纪80年代,清军与沙皇俄国在黑龙江流域展开激战,之后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了疆界;在绘制《皇舆全览图》(1718年初步完成)测绘东北地区时,康熙特详谕大学士“东北一带”是“中国地方”,并明确界线。这些做法(     
A.推动了东北地区的改土归流B.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疆域版图
C.缓解了面临的严重边疆危机D.有利于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
2024-04-2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3-24高三下·西藏拉萨·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图记指附有图画、地图的书籍或者地理志。北朝率先出现由中央主导修撰的全域性图记——《后魏舆地图风土记》《周地图记》,最终在隋代演变为地方向中央呈报图经的制度。这种演变反映出(       
A.地方行政区划变动频繁B.民族交融促进国家统一
C.地理学研究重视整体性D.中央强化地方社会治理
2024-05-09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7 . 图1、图2是距今4700年至4100年的河南郝家台遗址出土的部分农作物遗存,通过分析鉴定可知,郝家台遗址农作物结构以粟为主,黍为次,兼有少量稻和大豆。据此可知,当时郝家台地区(       

       

图1                                             图2

A.具有仰韶文化的特征B.农业经济得到了发展
C.是原始农业的发源地D.以石器锄耕方式为主
2024-03-26更新 | 103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全国卷·统编版)-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肃穆刚烈,动作单一;汉阳陵(汉景帝的陵墓)中的汉俑则显得平和而从容,如下图。这一变化反映出西汉初年(     

A.统治者治国理念的变化B.陶俑制作技术发达
C.社会审美观念发生变化D.社会政治较为稳定
9 . 下图为2005 年至2021 年东盟各国和中、日、韩、英、美五国在数字服务领域的出口规模增长倍数,以及数字服务出口额在本国服务出口总额中的占比情况。该图说明(     

A.区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B.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严重
C.世界对中国的依存度上升D.国际政治旧秩序依然存在
2023-12-02更新 | 170次组卷 | 6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时,官府采用方田法进行较大规模的土地清查,以厘定田税,并写入户帖。南宋时,两浙地区开始推行经界法,规定由农户自行文量土地,依照固定格式绘出“田之形状及其亩步四至”的田形图,并载明土地来源情况,呈报官府检核。南宋政府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砧基簿,构成了私有土地产权登记册。明清的鱼鳞图册,即源于此。

——据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11世纪中期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后,派专员对各级封臣和自由人的土地、财产、收入进行核查和登记。在教士、郡长、佃户等作证下,专员向当事人询问土地的归属、大小和庄园各类财产数额,并将调查结果登记造册。该登记册为国王提供了征税和下派封建义务的依据。12世纪起,英格兰封建庄园效仿威廉时期的做法,定期清查庄园土地和财产,并登记造册。这一做法为中世纪英格兰封建庄园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据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等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中国和中世纪英格兰土地清查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和中世纪英格兰以清查为核心的土地管理制度对各自历史进程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土地管理所体现的国家治理理念。
2023-11-28更新 | 1880次组卷 | 14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3(河南、山西、云南、新疆、西藏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