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1 . 1896年春,谭嗣同在《有感一章》中写道:“世间万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该诗的写作背景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辛丑条约》的签订
C.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D.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2 . 14-17世纪的西欧文艺复兴运动和20世纪初的中国新文化运动前期有许多相似之处,以下总结中不正确的是(       
A.背景上都基于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缺乏组织性
B.内容上都对古典文化进行了批判和继承,缺乏理性
C.方式上都表现为文学艺术等形式,缺乏政治斗争
D.范围上都局限于知识阶层,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2016-07-2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南浏阳一中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英国教士马尔萨斯认为:“大不列颠人口翻一番的时间极有可能不超过25年。甚至在存在着大城镇和工厂的情况下……人口增长快于食物供给是一种自然趋势。因此,除非夫妇通过晚婚和节育进行控制,否则人口将超过维持它所需要的资源。”这一论断产生的背景是
A.新航路开辟,物种交换导致人口激增
B.殖民扩张,贩卖黑奴带来大量的移民
C.工业化革命,经济增长激化社会问题
D.经济危机,失业者过多导致就业困难
4 . 右图的诗歌创作的背景是
A.五四运动爆发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苏联建成社会主义
2016-06-2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南师范大学附中高二下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5 . 下列对话材料中,尚缺一个标题,最贴切的是(       
背景对话
1912年,清帝退位文三:“大清朝来了,现在是民国,你还敢留辫子,小心被当成满清余孽!”
赵四:“那我得赶快剪掉辫子。”
1917年,清帝复辟赵四:“大清皇帝回来了,你还不赶紧买条假辫子戴上,小心被当成革命党!”
文三:“哪里有卖,我得赶快去买一条。”

A.民风兴衰B.民智未开
C.民主日新D.民族觉醒
2015-07-2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南常德第一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在史学研究中,人们习惯于把孔子与苏格拉底相提并论,两位圣贤在中西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大致相当,获得的尊重与崇拜难分伯仲。孔子与苏格拉底在东西方都受到尊崇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
A.生活在同一个历史时期
B.思想主张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C.思想主张中含有人文主义思想
D.都是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
2020-09-29更新 | 485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7 . 中日关系集中体现和浓缩了国家关系的复杂性,它既是邻国关系,又是大国关系;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双重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双重关系。结合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末和20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发生了哪两次大规模战争?
(2)前者所签的条约中哪项内容反映了帝国主义侵华的新特点?这场战争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3)后者中国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分别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2019-05-0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漫画《思想家的话语》(见下图)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打倒孔家店"成为一个响亮的口号,运动的倡导者们猛烈抨击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的旧礼教、旧道德,揭露儒家学说的危害性。

——高中《历史》必修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人物A、B、C分别是谁?他们属于哪一思想学派?

(2)材料二主要体现了哪些思想主张?这是哪一位思想家?

(3)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民主派抨击反对孔子和儒家学说的主要原因。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二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著名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在这篇宣言中,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一是“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使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二是“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以实行普遍平等的民权主义为主要内容,人民“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免诸权”。民生主义,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③必修.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毛泽东率领湘赣边起义队伍,在攻打长沙受挫后,当机立断,改变原定部署,到敌人控制薄弱的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有别于“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

——摘编自人教版必修《历史③》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孙中山的哪一思想?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思想的历史作用。
(3)材料三中毛泽东“开创了一条有别于‘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根据材料三,指出他开辟这一革命道路的原因。
10 . 如图反映的是1978—198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变化图,贸易额不断增加的原因不包括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外交成就的突破
C.经济特区的设立
D.城乡经济体制改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