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21 道试题
1 . 西汉时期,中国的船队就到达了印度和斯里兰卡,用中国的丝绸换取了琉璃、珍珠等物品。唐代长安来自各国的使臣、商人、留学生,云集成群。这些现象(     
A.表明中国航海技术领先世界B.说明长途贸易依赖海路运输
C.推动了区域间文化融合统一D.扩大了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
今日更新 | 8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元代开济州河、会通河与通惠河,改隋唐运河之弯曲,将运河线路变为直线,直接连接北京与杭州,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京杭大运河。元朝此举意在(     
A.提高大运河的通航能力B.促进商品流通发展经济
C.加强国家对漕运的管理D.沟通南北经济稳固统治
今日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据考古资料,距今7000年前的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由榫卯与绑扎结合而建的干栏式建筑,在黄河中游的临潼姜寨遗址则发现了地面式土木建筑。这一差别主要是由于(     
A.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B.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
C.南北文化习俗的差异D.地域生产方式的变化
今日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不同类型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经济全球化大潮,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不再是非合作的“零和关系”,而是互惠互利的合作竞争关系,结果是“多赢”而不再是“零和”。这表明经济全球化(       
A.缩小了国家间的贫富差距B.提升了第三世界国际地位
C.改变了世界贸易发展方式D.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昨日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5 .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在这一过程中,俄、美、德、日四国的共同点体现在(       
A.为工业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B.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民主改革
C.铲除了生产关系领域的封建残余D.实现了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昨日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苏联(俄)领导人布哈林曾评价某一经济政策最深刻意义在于“开辟了各种经济力量、各种经济成分互相繁荣的可能性”,“找到了小生产者的私人利益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个事业之间的正确结合”的途径。这一经济政策(       
A.牺牲了农民利益B.忽视国家干预
C.核心为工业建设D.符合基本国情
昨日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中华文明之起源,地域不限于中原,而是北至今长城地带,南至长江以南的水乡,东至黄海之滨,西至秦晋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落迁徙、分合、冲突的最为集中、最为突出的地区,也是中华文化融合的核心地区。这表明(     
A.南北文化渐趋一致B.中原核心多元一体
C.阶级分化日益明显D.王朝国家形态成熟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欧洲中世纪城市中的大学普遍得到了政府或教皇的认可,同时大部分大学既不隶属于教会,又不受制于地方,由教授和学生共同推选校长进行管理。据此推知,当时城市市民(     
A.致力推动古典文化复兴B.社会活动受制于封建领主
C.民族民主意识逐步觉醒D.拥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力
昨日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类在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之外有了剩余产品。贫富差距的出现,使人类社会出现了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迹象。人类社会迈向文明的前提是(     
A.文字的普遍使用B.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C.定居生活的出现D.国家强制机关的形成
10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包括(     
①自然条件优越 ②北人南迁 ③社会安定 ④南方的生产工具比北方先进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益群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