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2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5年美国《时代》周刊杂志的一期封面人物是蒋介石,背景是一个国民党士兵孤单地守望着大海。

材料二下图的漫画反映了中国政府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在台湾出现“登辉撤退,水扁独撑”的一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海峡两岸怎样的关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从材料二漫画中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什么?中国政府为什么制定《反分裂国家法》?
看图回答问题

(3)图一是__________行政区的区旗,图二是_________行政区的区旗。
(4)在历史上,这两个地区分别遭到了_______和_______的侵占。
(5)改革开放后,在邓小平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构想指导下,这两个地区分别于__________年和__________年回归祖国。
(6)图三中两位握手的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7)邓小平提出党和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2-2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葵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思想史”专题时,创作了如图漫画。结合所学可以推断,他画的应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
2019-12-13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历史图示和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最好工具。阅读下列图片和图示,结合文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秦代的朝廷,主要由“三公”和诸卿组成。“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从制度上说,秦朝应有太尉的官位,实际上大概未曾具体选任担当这一职务的官员。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中书省起草诏书后,呈送皇帝,(皇帝若同意)画一敕字。经画敕后,即为皇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加以复核。若门下省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中书省重拟。若诏敕获得门下省同意,送尚书省执行。尚书省则仅有执行命令之权。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近四十年来……普遍有一种误解,以为在民国成立以前,几千年来的政体全是君主专制的,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黑暗的,这话显然有错误。在革命前后持这种论调以攻击君主政体,固然是一个合宜的策略。……至少除开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大体上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有限制的。

——摘编自吴晗《历史上的君权的限制》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军机处内景

图五

图六

图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图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代“三公”的主要职责。试分析秦代太尉一职从未授予大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图二,分析唐代宰相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作用。
(3)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政治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为解决这一矛盾明初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
(4)图四中,军机处的职责是什么?其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什么政治特点?综合上述图示,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5)结合材料一、二和图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除开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大体上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有限制的”所述“一千四百年”的古代中国历史中限制君权的因素有哪些?
(6)图五漫画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何种政体形式?该政体最早是通过哪一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图五体现了哪些重要原则。
(7)概述图六所示法律文献的历史地位。
(8)图七是中国人民多年追求民主的结晶,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它规定和确立了新中国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
2019-10-0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不平等的赌局”》是关于全球化的漫画(见下图)。它反映了全球化

A.促进了资本、技术的全球流通
B.推动建立合理的世界经济秩序
C.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D.为亚非拉国家带来发展的机遇
2019-07-2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如图是一组西方画家描绘战后国际格局及其变化的漫画,从图一到图二反映出世界政治格局呈现
A.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B.两极格局向单极格局发展
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D.以欧洲为中心的发展趋势
6 . 下面是一幅二战后有关美国和苏联的漫画。据此图可知,当时美苏两国
A.开始进入到冷战对抗状态
B.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与安全
C.军备力量已经达到势均力敌
D.世界性的军事冲突日益加剧
2019-05-07更新 | 175次组卷 | 2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北省邢台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法国大革命初期一首流行歌谣唱道:“把高个儿截短,把矮个儿拉长……”这种呼声化为图景就成了图所示漫画,它表达的政治理念是
A.平等B.自由C.人权D.博爱
8 . 1940年代,《抗建通俗画刊》刊载了邵恒秋创作的漫画《日本的今昔》(见下图),其昭示的主题是
A.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B.党内合作、团结抗战
C.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D.民族觉醒、抗战必胜

9 . 近代中国就是一部列强入侵与中国人民反抗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南京)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当天,155声警世钟敲响……从集历史荣辱于一身的见证人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警世之钟,静海寺在华夏子孙心中树起的不仅是一座代表历史的纪念碑,更维系着一种剪不断的民族情结。

——摘编自刘妙雄等《南京静海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材料二 下列图片是近代中国人根据当时的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

材料三 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919年)

材料四 在中国历史上,尽管农民起义频频发生,但制度的稳定性却不受影响,在几千年的漫长的时间里,“治”多于“乱”,体现出制度的合理性。但在面对现代文明的挑战之后,它却无所适从,一乱逾百年,而且越乱越裂,直到现代化成为全民的共识之后,才从大乱而大治,为现代化创造了必备的环境。

——钱乘旦《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钟的主体高1.842米”,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敲响“155声警世钟”,这样的安排与中国近代史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请指出该事件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主要影响。
(2) 与辛亥革命中宣扬的“民族主义”相比,材料三中“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的提出有什么进步之处?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具有怎样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3) 图1中的中华民国的“国”字写法是“口内一个民字”,这是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意,请你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解释该字的含义。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在面对现代文明的挑战之后,它却无所适从”的结果是什么(不得照抄材料)。请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为创造这个“必备的环境”所作的努力。
2018-12-24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救国时报》是由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1935年12月创办的。下面是该报在1935〜1938年所刊登的抗战漫画数量图。据此可知,《救国时报》在刊登抗战漫画数较多的两年
A.极力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突出报道共产党敌后抗战的事迹
C.揭露了日本侵占我国东北的行径
D.意在宣传国民党的全面抗战路线
2018-12-0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赤峰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