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1 . 1862年,伦敦举行世界博览会,300多名法国工人代表前往参加,受到英国工会联合会的热情接持。1864年,在伦敦召开了声援被兰人民起义的国际性工人大会,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波兰等国近2000名工人代表参加。这反映了此时(     
A.马克思主义开始广泛传播B.工人运动呈现国际化的特点
C.工业革命缓和了阶级矛盾D.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清时期,江南饮食奢侈之风气盛行,缙绅宴请官长“一席之间,水陆珍馐,多至数十品”。即便是普通人家宴请,席上也是山珍海味杂陈,如过于简朴,则会被人耻笑。这一现象从侧面说明(     
A.社会奢靡之风盛行B.江南商品经济繁荣
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官场腐败现象普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北约成立之初,成员国的军官保留了同样数目的职位,但是重大的决定和重要的情报却由美国人作出和保管。至于文件的传阅,一位精明的官吏发明了橡皮图章AEO,即只准“美国人过目”。这实际上揭示了北约(     
A.成员国军事力量对比悬殊B.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市场
C.是美国推行“冷战”的工具D.能够体现美欧间协商精神
4 . 在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资本中,除个别江南绅商投资少量股份外,更多沙船商态度是“群起诧异,互相阻挠”,其激烈“竟至势同水火”。其他本地商人也是态度非常迟疑,人股很不踊跃。这反映出上海轮船招商局(     
A.冲击了传统的经济结构B.招商方式引发商界质疑
C.尚未得到清廷大力支持D.创办之初阻力来自绅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8世纪70年代,一位驻扎在喀土穆(苏丹首府)的《泰晤士报》记者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一个月薪只有两埃镑的外国办事员,在提拔为税收官和帕夏(总督)后,三年内便积攒了六万埃镑的巨款。”这一现象的出现(     
A.为祖国党的诞生埋下了伏笔B.源于工业革命对苏丹经济的推动
C.说明外国官员薪资十分优渥D.体现了殖民者对非洲疯狂压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汉谟拉比法典》的序言写道:“为了民众的福祉,天神阿努与恩利尔神呼唤了我的名字;为了使正义在国中发扬光大以消灭邪恶与罪行和使强不凌弱,(他们)擢升(我)汉穆拉比——虔诚敬神的王公——像太阳一样在万民之上光耀全国。”据此可知,《汉谟拉比法典》
A.宣扬君权神授B.强化封建君主专制
C.巩固等级秩序D.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51年年初金田起义时,太平军共约两万人。在永安时,全军有四五万人。经过蓑衣渡一战,太平军进入湖南时,剩下不到一万人。1853年春太平军从武汉东下时已经号称拥有五十万之众了。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清王朝的统治日益腐朽B.太平天国的指导思想科学合理
C.太平军军事战斗素养高D.农民革命顺应了近代化潮流
8 . 2020年11月,美国宣布退出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巴黎协定》,不再履行相关义务;而到了2021年1月,又宣称重返《巴黎协定》。这一现象反映出
A.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弊端开始显露B.全球合作治理模式有待完善
C.联合国在当今世界的作用被削弱D.发达国家大国责任感的缺失
9 . 李鸿章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曾说:“为我患者,日本其小小耳”,然“以中国之力,拒泰西中国则不足,拒日本一国则有余”。材料表明,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清政府对后来发生的中日之战
A.有正确的认识B.缺乏正确认识C.采取妥协态度D.积极准备迎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从公元前10世纪末起,亚述经过两个多世纪连续不断的征战,最终建立起一个横跨西亚、北非的帝国,将两河流域南部及埃及两大文明置于统治之下。据此可知,亚述的征战
A.是古代文明扩展的方式之一B.依赖于海洋文明的地理优势
C.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D.有利于人文思想的萌芽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